鲁工信新材〔2021〕241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推动“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工作的意见》(鲁会〔2019〕61号)和《关于公布 2021 年度省级“十强”产业争先创优劳动竞赛项目的通知》(鲁会〔2021〕17 号 )要求,现启动“首届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组织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总工会
承办单位: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山东大学
郯城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山东省冶金工会委员会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人才创投联盟
二、赛事安排
(一)大赛时间安排
2021年11月初,大赛启动,参赛项目提交;
2021年11月上旬,线上初赛;
2021年11月中旬,线下决赛,决赛地点设在济南,采取现场答辩形式开展,分为PPT项目陈述与评委提问两个环节。
(二)参赛要求
1.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或个人,具有一定资源整合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创业团队(不超过5人)。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参赛领域: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其中,前沿新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3D打印材料、超高温材料、新兴功能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先进功能陶瓷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主要包括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纺织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等。
4.参赛方向
(1)智能装备和产品:主要包括新材料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智能终端、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焊接设备、智能切割设备、智能喷涂设备等。
(2)智能化生产系统:主要包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数字化产品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化制造、制造执行系统,以及生产过程的分析预测相关系统、个性化制造全流程相关系统、专家系统、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新材料领域知识管理系统及产品。
(3)智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共享工厂、产链协同、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服务、总承包等新材料领域集成新模式。
(4)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通过工业路由器、交换机、通讯协议等设备与技术建立工业网络,并通过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权限控制等技术,保护生产网络、办公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免遭意外或未经授权的修改、破坏或泄露,并满足紧急数据处理需求的新材料领域智能网络系统。
三、奖项设置
(一)主要奖项
1.设一、二、三等奖,由大赛组委会印制、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额度资金奖励。
2.取得决赛第一名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团队第一完成人将推荐申报山东省总工会相关荣誉。
3.根据作品科技性、创新性及投票数量,大赛组委会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具投资价值奖等奖项,颁发获奖证书。
(二)配套政策
1.组委会将择优推荐获奖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郯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详见第四届中国(郯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通知)。
2.大赛将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组成创业导师团,为进入决赛的团队提供管理、资金、创业指导服务。
3.获奖团队及项目可在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相关媒体专版宣传。
4.组委会将为获奖项目提供与投融资机构的对接及推介服务。
5.获奖团队和项目可优先纳入新材料相关项目库和人才库,定期向有关单位、相关竞赛进行推介。
四、报名事项
(一)大赛报名。参赛者请填写《首届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报名表》(附件2),按照《首届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参赛作品提交注意事项》(附件3)要求准备参赛作品,并于2021年11月9日前报送至组委会邮箱sdxclcyxh@163.com。
(二)其他事项
大赛为公益性赛事,不收取参赛队伍费用。参加线下决赛的参赛团队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受理对打分情况的异议并反馈处理意见。参赛人员须确保报名信息填写完整,附件及证明材料齐全,内容真实有效,并承诺对所有材料、数据负责。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人员的资格条件、参赛资料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查,资格审查从报名开始,贯彻大赛全过程。参赛人员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单位。
联系人:高炀 0531-88392692
邮 箱:sdxclcyxh@163.com
网 址:www.sdama.org.cn
附件:1.首届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组委会名单
2.首届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报名表
3.首届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参赛作品提交注意事项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总工会
2021年10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