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江津府发〔2021〕2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9月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江津区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和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消费品工业涵盖了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工业门类,是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战略性产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江津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目标、方向和重点,加快打造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率先建成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庆市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并对重庆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陈敏尔书记、唐良智市长调研江津,要求江津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全力打造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十三五”期间,重庆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全市规模消费工业总产值达332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15%,增加值贡献率达18.5%。“十三五”期间,江津区地区生产总值从683亿元增长到110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9%,成为全市第六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江津区多措并举,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专项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和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联动一、二、三产业,培育产业链群,增强创新能力,推动消费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消费品。消费品工业已跃居全区主导产业之首,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

1.发展概况。

“十三五”时期,江津区借助发展消费品工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全力打造重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消费品工业对工业稳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改善,品牌竞争力逐步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1)地位作用较突出。坚持把发展消费品工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推动消费品工业做大做强做优。2020年,江津区消费品规模工业产值占重庆的8.3%,部分产品产量在全市占有较大份额。其中,植物食用油产量占重庆的60%、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占重庆的52%、白酒产量占重庆的42%、卫生陶瓷制品产量占重庆的33%、印染布产量占重庆的86%。

(2)产值规模较明显。消费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户,较上年净增32户,规模工业产值超350亿元,增长12.5%,比全市消费品产业增速快10.4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比重由2019年的19.6%提高到2020年的25.8%,比上一年增加6.2个百分点。

(3)行业类别较齐全。消费品工业涵盖食品、酒水、纸制品、家具、农产品加工、管材、陶瓷、轻工等行业,其中,粮油食品类企业20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91.5亿元;酒水饮料类企业4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5.5亿元;纸制品包装类企业16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90亿元;农产品类企业8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2亿元;家具类企业10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2亿元;陶瓷管材类企业9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4.4亿元;其它类企业42户,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1.4亿元。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户(玖龙纸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有益海嘉里、江记酒庄、中粮粮油、顺美吉医疗等6户,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有敏华家具、鲁花食用油等11户,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有大鲸饲料、日丰管业等43户。

(4)功能布局较优化。综保区主要是以发展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产业为主,徳感工业园主要是以发展粮油食品为主,双福工业园主要是以发展智能消费品为主,珞璜工业园主要是以发展纸制品、家具为主,白沙工业园主要是以发展酒水饮料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主要以发展调味品及麻辣食品为主,其余镇街等以发展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为主。

(5)集聚特色较显著。消费品产品品种多,为进一步提升消费品工业集聚度,江津区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在工业园内建设特色“园中园”,重点围绕粮油、智能家居、纸制品包装、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酒水饮料、农副产品加工、特色食品七大领域,引导优质企业和项目入园集聚发展,探索出一条集聚发展特色之路。

(6)产业体系较鲜明。聚焦消费者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在明确五大重点发展产业,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重点产业发展,构建重点产业体系,发挥食用油和食品制造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益海嘉里、玖龙纸业、江记酒庄等重点消费品工业企业,围绕“全产业链”目标,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

(7)品牌建设较有力。整合利用区内外资源,通过塑造“江津味道”“江津工艺”“江津品味”等消费品产业符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品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等行业性集合品牌,敏华芝华仕、益海嘉里金龙鱼、江记酒庄江小白等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江小白”清香型白酒已成为年轻人首选的中国酒类消费品牌。

2.基本经验。

(1)建立组织架构,有序推进工作。区委、区政府成立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形成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各领域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体系,全面铺开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联系人员名单,确保专项工作专人负责,便于督促各单位积极有序推进工作。

(2)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出台《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高质量发展方向,提出围绕粮油食品、白酒、纸制品、新兴消费品、农产品,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3)提供支持政策,保障措施有力。设立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旨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消费品工业发展;出台《江津区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系列政策文件,从财政贴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销售等方面施行“黄金十八条”政策,为消费品工业企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坚持存量增量“两手抓”,不断积蓄增强发展动能培育新兴增长点。同时还新规划10平方公里的消费品工业集聚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空间需求保障。

(4)加强协调沟通,助推产业发展。江津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上级专项政策支持,如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保障消费品工业发展各项用地需求、指导支持消费品工业重点品牌培育、支持创建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等。区人大、区政协积极听取消费品工业发展情况专题汇报,提出问题建议,协同促进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5)坚持创新探索,突出示范引领。市委、市政府明确江津区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创建全市消费品工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这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江津区依托消费品工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位的底气,不断改革创新,差别化探索,突出消费品工业在江津区工业经济乃至全市工业经济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江津消费品工业尽管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有:

1.项目建设效率较低,推进情况不够理想。由于消费品行业规模小、投资回报低等特征,全区“一项兴一业”的大项目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少,项目落地慢、推进慢、见效慢,履约率低、资金到位率低、实物投资完成量低等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重大项目招商还未实现突破。存量发展出现瓶颈,增量开发力度不够。

2.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产业能级亟待提升。江津区消费品工业以原料型、初加工为主,中低档产品较多,个性化、时尚化的终端型精深加工产品品种少,品质、品牌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本土消费品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且产业链条较短,总体体量不大,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促销活动雷同,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加之消费品工业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智能化程度较低,投入产出性价比和产业能级不高,转型升级形势较严峻。

3.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江津区企业研发投入较少,高端人才匮乏,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合作联盟不健全,市场主体竞争力有待增强,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薄弱,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核心产品,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慢。

4.资金投入不到位,高技术人才缺失。消费品工业作为实体经济和民生工程,产品更新换代、企业规模扩张等都需要资金支持,但全区消费品工业企业普遍资金匮乏、融资较难,招商还未实现重大项目的突破,且形式和渠道较为单一。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中高级专业人才引进困难,高技术人才普遍缺失。

5.政策引导性力度较弱,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策的引领性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齐抓共管的氛围不够浓厚,区级消费品工业专项政策效果有待检验。部分消费品工业市场恶性竞争,政府托底收购保护性价格机制未形成。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亟待加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面临的形势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贯彻“十四五”始终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

1.重要机遇。

(1)从国家战略来看,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江津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政策叠加,战略地位凸显。江津区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促进消费品工业提档升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从消费品工业属性来看,发展消费品工业是“十四五”时期江津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国民经济中,消费品工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消费品工业是市场前景广、成长速度快的朝阳产业,是周期波动小、抗风险能力强的稳健产业,是就业容量大、员工收入多的富民产业。仅川渝两地,就是上亿人口的市场消费规模。江津区农业产值在重庆市位居第一,花椒、柑橘等农产品大量出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资源优势,也是江津区做强消费品工业的底气所在。

(3)从自身条件来看,“十四五”时期江津区在重庆市消费品工业发展生产力空间布局中的地位与影响突出。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是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的重要抓手。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对消费增长空间、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等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将为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江津区在推动消费品工业发展的要素支持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区位交通上,江津区拥有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港口,具有“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发展在重庆处于领先地位,花椒、柑橘等农产品加工业发达。拥有五个产业园区,能充分容纳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所需的生产力空间。消费品工业具有原料“大进”、产品“大出”的特点,除了用足本地资源,江津区更抓住区位优势,从开放全局中谋划消费品工业集群的发展。

2.新的挑战。

未来五年,发展环境与条件的显著变化也给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消费品工业融入新时代发展新格局、新理念和新模式还需进一步增强。尽管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发展速度快,但总体来说,除部分龙头企业,多数企业的数字化程度不高,还不完全适应大数据智能化时代企业生态体系的竞争。智能化消费产品及企业在消费品产业中的份额相对偏低。立足供给侧的消费品工业的产业链体系还没有充分释放效益。

(2)推动消费品产业集群与现代“智能化”“数字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存在差距。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和消费品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适应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组织微粒化、企业竞争生态化、产品创新软件化等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新经济、新组织模式与现有的消费品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如何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与现代消费业,使之与现有消费品产业通过深入融合和对接以实现整体竞争力提升还面临诸多挑战。

(3)促进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的经营管理观念和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江津区重点围绕粮油、纸制品包装、智能家居、酒水、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农副产品加工、特色食品七大领域,通过建设特色“园中园”引导企业和项目入园集聚发展。对于其中的诸如农副产品加工、特色食品等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力依赖性强等众多小微企业,如何通过共享服务降低企业管理与经营成本、利用园区平台打造“江津造”的“集体品牌”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如何利用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就业需求和“园中园”的自主创业,引导消费品产业与当地民生、乡村振兴等多个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还有待破题。

二、发展思路

(一)在明晰定位和发展目标下,高水平制定消费品工业发展战略

江津区发展消费品工业要以战略眼光进行整体布局。在国家、市、区三级战略体系框架下,精准为江津区城市发展和消费品工业发展定位,明晰“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在进一步明晰江津区战略定位、综合定位、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的基础上,提炼出江津区消费品工业战略定位,并前瞻到三个时间窗口,分别对2025、2030、2035年提出发展目标要求。

(二)在规划导向下,高规格编制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

在国家、市、区三级规划体系框架下,对照规划的四大类别,分别在编制江津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把发展消费品工业作为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纳入。特别是在制定全区乡村振兴规划时,要注重消费品工业产业链向社区、乡村延伸。在编制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时,进一步明确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方向、重点。

(三)在比较研究视野下,高质量促进消费品工业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

1.全国城市群层面,站在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高度,比较分析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在发展消费品工业方面的典型做法。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县层面,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与泸州、永川结对联动发展,打造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消费品工业特区和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协同创新发展。

3.重庆市域区县层面,对标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体量与江津大体相当的涪陵区或消费品工业较成气候的巴南区,从目标、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重点支柱产业、贡献度、政府绩效等方面深入分析。

4.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层面,随着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管委会的授牌,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要努力打造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和商贸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协调好江津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关联的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璧山区、北碚区、两江新区等地的关系,注重消费品工业协同创新发展。

5.产业集聚和空间布局层面,做到集聚发展和示范引领的有机结合,引导渝西片区和川渝毗邻地区的消费品企业向江津集聚发展。树立换道超车意识,争取市委、市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关于产业集聚和空间布局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在江津区内,要注意工业园区之间以及工业园区与农业园区、综保区以及“园中园”的错位发展。在产业上,要突出特色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丰富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消费品高端品牌,发挥消费品工业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性推进产业集聚和空间布局,如发展飞地经济、临港经济、共享经济,进一步优化七个“园中园”空间布局,规划打造10平方公里的集生产加工、展示、交易、文旅农旅观光于一体的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等。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对标对表国家、重庆市、江津区三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着力实施优势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倍增两大行动,大力推进“动力、效率、质量”三大变革,实施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工程,全面推动江津消费品工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领航”、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幅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消费品工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建成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消费品工业发展环境,推动消费品工业不断转型升级。

坚持协调推进,突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统筹发展新兴消费品。加强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引导和推进消费品企业入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

坚持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提升智能化水平。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坚持品牌引领,创新驱动。深入挖掘富硒长寿元素,培育壮大消费品工业品牌。加快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依法治企,以德立企,质量强企,诚信塑企,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全面推进规范生产和安全生产,健全食品、药品质量管控和追溯体系,全面提升消费品工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三)发展定位

江津区发展消费品工业,要立足现有基础优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消费品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和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等,努力构建融合成渝地区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建设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引领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四)发展目标

围绕全区率先建成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切实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推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三大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预计达到800亿元,全口径1000亿元,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消费品先进制造业集群。

表1  江津区“十四五”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十三五”

指标(2020)

“十四五”

目标(2025)

1

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亿元)/(年均增速%)

350

800/18

2

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25.9

40

3

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数量(家)

109

200

4

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消费品工业企业(家)

0

3

5

产值超过10亿元的消费品工业企业(家)

7

20

6

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1.9

2.1

7

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数量占比(%)

55

70

8

区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家)

14

25

9

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量(个)

16

30

10

国家级驰名商标(件)

5

6

11

绿色工厂数量(家)

6

10

12

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亩均产出强度(万元/亩)

450

660

13

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亩均税收强度(万元/亩)

11

15

备注:1.为与《江津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相衔接,本规划具体指标部分沿用上述规划设计体系,同时新增了体现消费品工业特色的部分指标。2.目标值类型为绝对数的,指2025年预期数据。3.目标值类型为年均增长值的,指2021-2025年均增长值,以2020年为基数计算。

四、重点发展方向与产业空间布局

(一)重点发展方向

发展壮大粮油食品、酒类,稳步发展纸制品、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智能家居、高端卫浴、消费电子等高端消费品。着力构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等“五大基地”。

表2  江津区“十四五”消费品工业重点发展方向

重点领域

重点发展方向

粮油食品

巩固提升:食用油、谷物、糖浆、果蔬休闲食品、火锅底料、牛油、复合调味品、酱油、晒醋、豆瓣、甜面酱、花椒油、辣椒油、藤椒油等。

酒类

巩固提升:清香型白酒、果酒。

培育壮大:威士忌、米酒、配制酒、起泡酒等。


纸制品

巩固提升:包装用纸(家电包装、日化包装、烟酒食品包装、医药品和化妆品包装、电商二次包装等)。

培育壮大: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


农产品加工

巩固提升:花椒油及调味品、热鲜猪肉产品、禽蛋加工系列产品等。

培育壮大:花椒粉、花椒精油、花椒洗手液、花椒香皂、花椒茶、花椒芽茶、特种饲料、有机肥料等。


智能、高端和健康消费品

培育壮大:智能窗帘、智能沙发、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智能灯光控制、教学用具等;智能手机、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手表等;高端家具、珠宝加工、高端皮草等;家用保健器材、家用医疗检测设备、可穿戴或便携式设备等。

1.做强粮油食品工业。

粮油制品,做强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食用油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烹饪油脂、专用油脂、谷物、食品、油脂科技等产品,加快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围绕“全产业链”目标,加快企业引进、产品开发、品牌建设,扩大植物油企业横向集中度。特色食品加工,依托广州双桥、江津米花糖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食品添加剂焦糖色(液体、固体)、果葡糖浆、葡萄糖浆、啤酒糖浆、麦芽糖浆、低聚异麦芽糖浆;同时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消费品原料本地化,争取实现从“农田到成品”全过程可追溯;鼓励中小微食品企业进驻楼宇产业园,积极扶助膳源等企业升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借助重庆独特美食名片,吸引国家级、市级知名企业入驻,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围绕鲜果、优质干果等特色产品,加快技术升级,改善包装储藏装备条件,大力发展果蔬休闲食品。调味品,依托重庆江津酿造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德康调味品有限公司等,重点发展火锅油、牛油、浓缩麻辣鱼调料、酱油、晒醋、豆瓣、甜面酱、花椒油、辣椒油、藤椒油等产品。

2.做好清香型白酒产业。

充分利用江津清香型白酒发源地和标准制定优势,以“振兴渝酒”为目标,以江小白为龙头,积极发展江津白酒产业,打造重庆酒城,将白沙建设成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依托并共享江小白在技术研发、品牌创意、包装生产、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项目入驻,形成重庆地区最大的酒类产业园。

3.做大纸制品包装产业。

做精做强存量企业,帮助企业稳原料、抓订单、拓市场,支持包装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延长深化产业链条,鼓励九龙纸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下游产业及关联产业,重点引进包装用纸(家电包装、日化包装、烟酒食品包装、医药品和化妆品包装、电商二次包装等)、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业项目,提升本地配套水平,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利用江津特有文化元素,通过“互联网+”“文创+”的方式开发纸制文创产品,丰富产业链。

4.做精农产品加工业。

花椒精深加工,打造辐射全国的花椒大数据平台,建设以花椒产业为核心的花椒产业城交易市场;重点推进花椒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花椒精深加工,提升花椒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开发花椒衍生产品。畜禽及蛋类加工,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积极开发热鲜猪肉产品,扩大生猪屠宰规模,完善猪肉加工配套体系。积极开发禽蛋加工系列产品,提升禽蛋原料本地化率。果蔬茶加工,依托江津综合保税区,努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东南亚水果集散分拨中心,新建果蔬智能化生产线,提高果蔬产地输出质量,建设产地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网络。积极打造“四面绿针”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争创全市富硒茶和紧压茶优势产区。

5.做优新兴智能、高端和健康消费品产业。

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坚持本地企业培育和区外引进并重,鼓励传统消费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向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领域转产发展。围绕智能医疗、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消费照明LED、家电、日化品、珠宝等领域,突出产业特色,提升产品价值,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培育一批智能和高端消费精品。抓住中欧国际木业城,引进高端家具制造商。引导传统家居行业智能化发展,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二)产业空间布局

在江津区工业“一区两园多点”空间布局下,优化消费品工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和“园中园”空间布局,加强土地储备。

表3  江津区“十四五”消费品工业总体空间布局

空间载体

现有面积(亩)

“十四五”预计新增面积(亩)



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

德感工业园

4185

2500


双福工业园

1089

0



珞璜工业园

4176

6900



白沙工业园

4290

4000



江津综合保税区

1875

0



多点

工业集聚区

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

3450

1500

其他小企业创业基地

1110

100



合计

20175

15000



表4  江津区“十四五”消费品工业“园中园”空间布局

空间载体

现有面积(亩)

“十四五”预计新增面积(亩)

德感粮油食品产业园

4185

2500

珞璜纸制品包装产业园

2468

400

珞璜智能家居产业园

1708

4600

白沙白酒产业园

896

1000

综保区新兴消费品产业园

750

0

白沙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1867

2000

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

3450

1500

合计

15324

12000

1.德感工业园。

紧扣“高端”“高质量”两个关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在讲好“老字号”新故事的基础上,加大精准招商、项目促建、新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力度,重点以益海嘉里(金龙鱼)、中粮集团(福临门)、鲁花等“五桶油”为龙头,积极建设德感粮油食品产业园,深化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建设。

2.双福工业园。

依托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发展智能消费品产业,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优势,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的智能制造基地。围绕祥恒创意(重庆)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展纸制品关联产业。

3.珞璜工业园。

全力打造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发挥玖龙纸业龙头优势,引进包装用纸、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本地配套水平,建设珞璜纸制品包装产业园,打造重庆市最大的包装品生产基地。依托敏华、杜拉维特等家居制品企业,联合综保区中欧木业,以智能家居的研发、设计、生产、展示、体验、销售全产业链为重点,重点打造智能家居产业园。

4.白沙工业园。

着力建设白沙白酒产业园,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推进江小白四期酒类产业园建设,持续培育江小白品牌,做强江记酒庄,以江小白现有40度产品为基础,延伸开发其他度数酒体,做一瓶能代表重庆的文化酒。努力引进包括且不限于各种香型的白酒、果酒、米酒、威士忌、配制酒、起泡酒等以及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形成白沙酒城产业生态圈。同时大力发展白沙工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白沙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5.江津综合保税区。

大力建设新兴消费品产业园,全力打造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将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建设成消费品工业集聚示范区,进一步壮大消费品工业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加快金睿诚LED、聪江电子等项目建设,依托保税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保税加工,加快培育适配器、摄像头、电子触摸屏等消费电子产业,打造消费电子集聚示范区。同时依托江津综合保税区,努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东南亚水果集散分拨中心。

6.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和其它小企业创业基地。

依托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及李市镇、油溪镇、吴滩镇、石蟆镇、嘉平镇等,联合白沙工业园,打造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以发展调味品制造、麻辣食品制造为主;规划建设重庆江津先锋国际花椒产业城,打造全国花椒产业研发加工、展示交易平台,促进调味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成集食品交易、加工、冷链、运输、科研、人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特色产业园。其他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发展绿色环保特色产业为主,结合各镇街资源特色,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工业园,布局花椒及农副产物加工、畜禽及蛋类加工、果蔬茶加工等项目。

(三)细分领域与重点项目

1.粮油制品。全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做大德感粮油食品产业园,做强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粮油企业,重点发展食用油、谷物、食品、油脂科技等产品,加快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种,支持金龙鱼、鲁花、福临门利用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益海嘉里食用油精炼1000吨/天及全自动灌装2149吨/天生产线,推进总投资11.7亿元的4000吨/日大豆压榨、1500吨/日面粉加工、2000吨/日稻谷加工等项目建设投产;广州双桥(重庆)有限公司总投资2.8亿元,建设300吨/天淀粉糖定型包装及910吨/天液体糖生产线、10万吨麦芽糖生产线、20万吨果糖生产线、10万吨小包装生产线等;中粮粮油工业(重庆)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精炼600吨/天和灌装1250吨/天生产线、7万支/日注塑生产线、900T调油罐生产线等;重点支持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广州双桥、中粮粮油等重点企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围绕“全产业链”目标,加快企业引进、产品开发、品牌建设,扩大植物油企业横向集中度。瞄准南顺集团“刀唛”、台湾佳格食品集团“多力葵花油”等食用油行业知名品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食品制造。依托广州双桥、江津米花糖、桃李面包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米花糖、面包、食用糖果等特色休闲食品,发挥“江津米花糖”中华老字号效应;围绕鲜果、优质干果等特色产品,利用富硒资源,加快技术升级,改善包装储藏装备条件,重点发展地道食材特色的特膳食品以及保健饮料、保健茶、保健酒等保健食品。打造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依托巴奴火锅、德康调味品等公司,重点发展火锅底料等复合调味品和牛油、花椒油等产品;打造西进食品年产1万吨复合调味品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10000吨/年豆瓣酱生产线和2000万支/年塑料瓶生产线。到2025年,力争实现产业产值100亿元。

3.白酒。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发展江津白酒产业,将白沙建设成为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充分利用江津清香型白酒发源地和标准制定优势,以江小白为龙头,联动一、三产业,加快建设集景观氛围、产业生态等为一体的重庆酒城;发展标准化本地高粱10万亩,提升白酒原料本地化比例;建设以白沙工业园为依托的白酒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带动工业旅游发展,以白沙古镇东华街为依托,结合建川博物馆和白沙影视基地,打造白沙江边酒文化长廊和白沙镇高速下道口到产业园沿途的酒文化景观。推进科普研学、情景餐饮、文化展示等项目,积极开展红高粱节、白酒春酿节、窖藏封坛仪式等主题活动,建设酒博物馆、高粱博物馆等吸引消费者参与自酿酒、自调酒体验活动,带动酒庄酒及周边文化产品销售,实现工农文旅产业的协调发展。持续培育江小白品牌,做强江记酒庄,发挥“几江牌老白干”等中华老字号效应,做大江津酒厂。力争到2025年,白酒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白酒百亿级产业初具规模。

4.果酒等其他酒类。进一步丰富酒类产品,发展果酒、威士忌、米酒、配制酒、起泡酒等,逐步实现产品多元化,受众人群扩大化。依托江小白“梅见”青梅酒、“果立方”等多款产品,不断扩大“津牌”果酒等其他酒类的市场占有率。

5.造纸及包装。打造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集聚优质纸制品企业成群。重点支持玖龙纸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发展玖龙纸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2亿元,在现有生产系统基础上增加浸渍预处理器、纤维加工处理等设备,优化工艺流程,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发展玖龙纸业包装箱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国内一流的智能化纸箱厂,年产值约10亿元。做大做强珞璜纸制品包装产业园,做精做强存量企业,帮助企业稳原料、抓订单、拓市场,推进华茂纸业年生产能力达3亿平方米的智能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项目建设,打造数字化车间。支持包装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实现由大到强、由大到精的“二次发展”。加快祥恒创意项目建设,追加投资3亿元,引进德国HBS生产线,建成西南地区最先进的包装企业,生产高档香烟、酒、医药等包装产品,预计年销售额达10亿元。到2025年,造纸及包装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

6.花椒精深加工。依托凯扬农业等龙头企业,重点推进花椒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花椒油及调味品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重庆江津先锋国际花椒产业城,建成集聚花椒交易、精深加工、物流体系、仓储冷链、会展、花椒博物馆等功能的全国花椒交易集散市场;开发利用花椒果皮、叶芽、籽等资源,发展花椒粉、花椒精油、花椒洗手液、花椒香皂、花椒茶、花椒芽茶、特种饲料、有机肥料等系列产品,做大江津花椒品牌。到2025年,力争实现产业产值50亿元。

7.畜禽、蛋类和果蔬茶加工。积极开发热鲜猪肉产品,扩大生猪屠宰规模,力争实现年屠宰生猪75万头。积极开发禽蛋加工系列产品,提升禽蛋原料本地化率;引进益海嘉里建设20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配套建设年处理能力4万吨的禽蛋加工基地,提高禽蛋供给能力与质量,深挖蛋品附加值,全面投产后年产值10亿元。依托江津综合保税区,建设东南亚水果集散分拨中心,投资1000万元,在10个果蔬主产地建设集清洗、分选、包装、冷藏为一体的初加工点;延长果蔬加工产业链,发展NFC橙汁等果蔬饮品。积极打造“四面绿针”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争创全市富硒茶和紧压茶优势产区;总投资1500万元,发展高香型茶叶品种1000亩,改造升级猫山富硒茶叶产业园名优茶加工生产线10条。整合使用好“一江津彩”富硒农产品品牌,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到2025年,畜禽、蛋类和果蔬茶加工产业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

8.陶瓷卫浴。依托杜拉维特、四维卫浴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多功能型陶瓷砖以及薄形陶瓷砖、节水型卫生陶瓷、整体浴室等;德立菲Duravit工厂增产扩能,四维卫浴开展高端卫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围绕高端、精致等陶瓷卫浴引进行业领先企业入驻。

9.塑料制品。依托伟星管材、日丰管材等塑料制品企业,重点发展塑料管材、塑料管件、五金、阀门及其配件等;积极引进塑料制品加工企业,与塑料制品原料企业加强合作,构建塑料制品设计、加工、贸易产业链,重点发展塑料餐具、塑料包装、塑料日用品等塑料产品;积极引进与装备、材料、汽摩等支柱产业配套的塑料制品企业,重点发展塑料制绝缘零件、机器和仪器塑料零件、家具和车厢或类似品的塑料配件、电子产品用塑料零件等,用于航空、车辆、仪表等设施设备。

10.玻璃制品。巩固壮大现有玻璃制品企业规模,加强衔接粮油食品、酒水、农产品加工等上游行业,重点发展玻璃酒瓶、玻璃食品盒、家用玻璃用品等,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绿色生产,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

11.特色家居。打造珞璜智能家居生产基地,抓住中欧国际木业城,引进高端家具制造商,依托敏华家具、恒弘家具等企业,引导传统家居行业智能化发展,重点培育发展高端家具,形成从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批发零售、智慧物流、展销体验为一体的,结合线上线下功能的一站式高端家居“智造”中心。扶持敏华工业城做大做强,二期项目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定制家居、高端智能床架等智能家居产品,达产后年产值约25亿元;大力推进顾家家居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投资12亿元,生产高端沙发、床垫等产品,达产后年产值约25亿元。重点发展教学家具、消费照明LED等智能家居产品;依托深圳市犇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消费照明LED西南保税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开展消费照明LED产品的研发、制造及相关电子模块SMT保税业务。到2025年,力争实现产业产值80亿元。

12.其他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坚持本地企业培育和区外引进并重,鼓励传统消费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电子消费品,依托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和江津综合保税区,加强引进智能眼镜上下游及关联企业,进一步发展智能视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以及AR/VR等创新型智能消费产品;依托曼司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开展物联网无线连接模组设备保税加工项目,拟投资10亿元,进行无线数字传输设备生产。珠宝、皮草、化妆品,依托周百福知名珠宝加工及销售基地、高端皮草保税加工等开发项目,重点发展珠宝、高端皮草、化妆品等高端消费品;引进湖北綦灵皮草服饰有限公司高端皮草保税加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在综保区围网内租赁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开展高端皮草保税加工及进出口业务。

13.健康消费品。围绕体育、旅游、健身、康养等消费市场,紧抓健康消费的强大内需,积极向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健康大数据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拓展,成为全区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增长点。整合市内外资源,着力引进培育体育健身、日用医疗等龙头型健康消费品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健康消费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依托明峰医疗打造明峰技术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约10亿元,在综保区网内建设完整CT、PET/CT生产线以及合规的屏蔽室,配备相应科技人才以及高端研发生产设备,开展高端医学诊断影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家庭医用监护设备、家用保健器材、家用医疗康复设备、家用电子保健设备、可穿戴健康电子产品、功能性保健品、医疗美容产品等;推进香港思远集团医疗美容制造基地等健康消费品建设。

五、主要任务

(一)坚持科技强企,推动大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创新体系建设。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鼓励企业采取自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境外并购科技型企业和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创建重庆西部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西部食谷公共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引导消费品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食品营养成分提取、食品保鲜保质技术、高性能功能材料应用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和推广应用。支持企业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柔性引进消费品工业创新、创意设计等高端人才。

(二)实施补链强链,打造大集群

立足江津区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着力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和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加快补齐“短板”、持续锻造“长板”,构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探索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提高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完善服务功能,要继续加大力度,着眼于大项目招商;要依托商会协会,加大与商会协会的对接力度,获取项目信息;要依靠存量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招商。同时,要加强与各平台、相关部门沟通,相互配合,促进项目顺利落地。强化对龙头项目和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以产业园为载体,打造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消费品工业集聚化发展。鼓励企业利用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扩大产品影响,创建大品牌

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计划,大力实施“三品”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瞄准重点产业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层级,扩大有效供给。注重培育江津本土品牌,实施“消费品工业重点品牌培育专项行动”,积极培育发展“津酒”“津油”“津菜”“津纸”等具有江津文化特色地理标志商标,打造“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等行业性集合品牌。注重营销品牌,开展年度重点示范试点品牌集中推广,通过动漫、演艺等渠道,扩大江小白的市场影响力,培养市级非遗项目技艺传承人,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强“一江津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和管理,在四季旅游、渝川黔毗邻文化旅游等营销推广活动中扩大品牌效应。通过消费品工业设计赛、博览会、广告宣传、互联网、公共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消费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四)聚焦绿色智能,促进大转型

围绕改善江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加强消费品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企业为主体,严格执行环保、水耗、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强化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水平。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引领全区工业绿色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消费品工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建设消费精品智造基地。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加快数字化装备普及,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效,降低生产成本。支持消费品工业企业开展与直销、社交、跨境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发展消费品工业互联网,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云上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和集成服务。

(五)强化质量安全,助力大健康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弘扬“津匠”精神,推进消费品工业“品质革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引导企业改进提升,在纸制品产业、轻工纺织、智能家居、珠宝加工、高端皮草、医疗保健等行业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设计精美、制作精细、性能优越的精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机制完善的消费品工业质量安全检测平台,加强粮油、酒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建设、质量可追溯系统和消费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建设,在食品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消费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六)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大开放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作为重庆主城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历史机遇,江津区充分依托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加大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加强产业协同,与四川泸州市、贵州遵义市同向发力打造中国名牌白酒“金三角”,与成都市郫都区共建川式调味品协同创新中心,与泸州市合江县共建川渝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加大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建设,促进口岸经济和冷链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力争把江津综保区打造成为进口农副产品的加工与配送中心。

(七)联动一三产业,建设大市场

依托江津区特色农业品牌、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优势资源,联合一三产业融通发展,优化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促进消费能级提升,培育建设“长寿之乡”品牌。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鼓励大型商超、交通枢纽和景区设立“江津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专销区,建设一批特色产品专营店、旗舰店,增强津产消费品商贸流通活力。创新工贸一体、产销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发展模式,依托互联网建设消费品交易平台,拓展产品销售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设出口商品海外仓、海外运营中心、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形成线上与线下联动、内贸与外贸融合发展的大市场格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成立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细化设在区经济信息委的办公室职能,定期研究工作,制定事关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措施。加强部门协作,落实工作任务。各关联部门要紧盯目标任务,主动担当,细化措施,积极作为。要定期督查,区考核办要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部门考核,区经济信息委汇总各牵头部门推进情况每半年上报区委、区政府。

(二)营造良好氛围

抓住江津工业二次创业机会,大力宣传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政策、企业、项目等,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系列政策,加强企业用工保障,减轻企业负担。强化水、电、气的保障工作,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就用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增信贷等政策,加大对消费品工业的融资支持。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提升服务精准度和实效性。要加快线上业态、线上管理、线上服务发展,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强化为企业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意识,尽力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支持江津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产品纳入《重庆市重点鼓励采购产品指导目录》,优化营商环境,为消费品工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强化人才支撑

加大对全区人才工作的投入,完善“1+6+N”人才政策体系,落实市级高层次人才区级配套政策;分类制定人才创新创业相关激励政策,建设灵活开放引才机制,积极响应全市“英才计划”,长效实施“津鹰计划”,培育和引进消费品工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搭建广阔人才发展平台,培育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青年储备人才;构建“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持续完善人才“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提升在津工作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四)突出政策引导

积极争取国家和重庆相关资金、政策在工业和信息化、中小微企业、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商务发展资金等方面对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制定区级专项政策,用好江津区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突出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优先支持消费品工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市级主管部门的对接力度,争取其对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在资金、土地、政策的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江津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区域品牌,提高江津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部门解读:

《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