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解读

一、发文背景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种业发展的重要讲话要求,进一步增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切实解决好种子问题,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0〕172号)和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日发〔2021〕1号),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项目化、工程化,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进优良品种推广、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研发创新和引进推广互为促进的现代种业体系,走符合我市实际的种业特色发展之路。《实施意见》分五部分,共10条。

第一部分,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该部分提出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种质资源,逐个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列出目录、托清底数、建立台账,确保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市财政预算安排320万元,新建面积不少于300m2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1处、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0亩、茶树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100亩、市级百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2处。完善提升省级家禽活体基因库,创建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2处,到2025年,五莲黑猪核心种群达到500头,琅琊鸡原种达到3万套、祖代10万套,开展五莲黑猪遗传材料入库保存和遗传资源性能测定。完善提升中国对虾、大竹蛏、西施舌、金乌贼等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新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2处以上。

第二部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该部分提出要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加强选育研究。对省级以上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按建设进度给予每家最高1000万元资金(或创新券)补助。到2025年,市级以上种业创新项目达到15项以上,给予每个项目20~50万元资金支持。到2025年,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畜禽新品种(品系)10个以上。

第三部分,推进优良品种推广。该部分提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推进本土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创新、利用,另一方面加大国内外先进品种的引进、创新和推广。分别从农作物、畜牧、水产、林果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品种推广意见。

第四部分,培育种业龙头企业。该部分提出要明确重点扶持对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计划年内评选市级种业龙头企业5家。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3家,创建成功的每家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100万元。加强种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搭建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商业化育种中心,成长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第五部分,强化保障措施。该部分从完善政策扶持、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市财政将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每年整合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支持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开展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新种质创制、新品种(系)培育、关键性技术突破、良种基地建设、品种技术推广、会展交易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被评选为市级种业龙头企业,一次性奖补50万元。从2021年起每年对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级审定(登记)的优良品种,没获得财政资助的,根据项目实施效益情况,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10~20万元。充分利用“日照英才”工程等人才政策,加大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与培养力度,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设立种业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粮食作物、茶叶、中药材、桑蚕、水果、蔬菜等产业组建5-7个市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全市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工作专班,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种子管理机构,加大种苗市场执法监管力度,加大宣传推介引导力度,共同营造种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实施意见》的发布,让我市现代种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良机,一条条新规汇聚成农业“芯片”的解锁密码,一项项制度成为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有力武器,下一步,我市将切实抓好政策实施,让“日照粮”用上“日照种”,从源头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