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威海市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出台后,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的难题,提高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2020年以来,山东省率先突破,对20个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改革取得突出成就,破解了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的难题。根据省政府改革要求,威海市首先选取荣成市为改革试点,取得改革成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业一证”试点行业改革,让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实现“拿证即开业”。2020年,全市共发放2641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行业、区域全覆盖,审批效率较改革前平均提升35%。
2021年,全省改革再加码,发布《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施方案》,将改革范围扩大到50个行业,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行业准入成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在上一年度“一业一证”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以省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出台了《威海市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扩面提质。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要求、改革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共4个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发挥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势,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核心,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重点,优化制度供给,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推动行政许可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通过事项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将一个行业所有审批事项信息集成到一张综合许可证,打造“一证准营,全省通用”新模式,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将一个行业所有审批事项信息集成到一张综合许可证,打造“一证准营”新模式。按照稳步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在全市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
(二)改革任务。一是实施清单管理。“一业一证”改革,新增建筑行业、检验检测行业、特种设备生产行业等30个行业。二是相对集中审批事权。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作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的牵头实施主体。三是整合审批要件。形成一张告知单,按行业集成明确开业需要的许可事项和条件。四是简并申报方式。推行一表申请,将多套申请材料归集为一套申请材料。五是实行“一窗受理”。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六是合并核查。统筹组织现场核查,多个事项一次核查。七是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按现场核查最短事项时限计算。八是创新准营方式。制发“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全省通用”。九是加强审管协同。强化审批信息与监管信息共享,协同联动。
(三)实施步骤。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将“一业一证”改革拓展至50个行业,实施行业综合许可。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编制的分行业综合许可工作规范,编制我市的行业综合许可工作规范。同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完成我市政策发布工作。
(四)保障措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加强对全市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指导,持续健全完善“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机制。各区市政府、管委要切实抓好改革的实施落实,强化培训管理和改革宣传,推动信息共享,夯实工作责任,推进我市“一业一证”改革顺利开展。
三、《实施方案》主要特点
归纳起来,实施“一业一证”就是要实现“九个一”管理,即:建立“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做到“一单覆盖”;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作为牵头实施主体,做到“一门办理”;集成行业审批条件,做到“一次告知”;简并申报材料,做到“一表申请”;设置“一业一证”窗口,建立部门会商、帮办代办机制,做到“一窗受理”;统筹组织现场核查,做到“一次核查”;实行并联审批,除即时审批事项外,审批时限依照全流程中最短审批事项用时确定,做到“一并审批”、限时办结;制发加载集成有效许可信息二维码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做到“一证准营、全省通用”;加强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协同,实现“一体联动”。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