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水利局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渝水规范〔2021〕5号)的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精神,切实提高行政许可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我局对市级13项水行政许可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服务指南)进行了修订,并以“渝水规范〔2021〕5号”予以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修订服务指南

2020年4月,我局印发了《重庆市水利局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2020年修订版)》(渝水〔2020〕40号)。随着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水利部和市级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取得成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原服务指南进行修订十分必要。

一是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神的需要。市政府交办事项(“渝快办”专项工作2020年第22号)和2021年重庆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时限与法定时限压缩比、平均跑动次数、全程网办率、即办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局根据事项办理难度和实际情况对审批办理时限和跑动次数进一步进行了合理压缩,提高了全程网办率、即办件率。详见附件1。

二是总结巩固“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的需要。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总结巩固取得的一些改革成效,如取水许可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乙级资质认定细分为常规审批制和告知承诺制,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细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审批,进一步细化同一审批事项不同审批模式的办事流程和办理材料,突出服务指南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三是动态完善服务指南的需要。2020年4月以来,部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审批依据进行了修订,同时水利部对取水许可等个别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材料等进行了规范,均需及时对原印发服务指南进行修订。

四是指导区县开展相关工作的需要。机构改革后,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原则,基本上设置了审批科,且人员变动较大;同时,近期重庆市工改办印发了《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和“隐形审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市级部门对涉及工程建设相关事项办事指南进行规范,为提高区县窗口人员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便于指导区县开展相关工作,需修订原服务指南。

二、服务指南主要内容及解读

本次修订后服务指南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取水许可、洪水影响评价审批、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等13项水行政许可事项,每项服务指南内容按照《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要求,包括适用范围、事项审查类型、审批依据、受理机构、决定机构、数量限制、申请条件、禁止性要求、申请材料目录等22个要素。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一)合理压缩审批时限。根据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和政务服务要求,2020年8-9月,我局根据事项办理难度和实际情况对审批时限、跑动次数进一步进行了合理压缩,提高了全程网办率、即办率,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审批时限与法定审批时限压缩率提高到71.84%、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11次、全程网办率达到89.47%、即办率提高到11%。本次修订对服务指南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

(二)完善审批服务方式。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纳入了服务指南中:一是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乙级资质认定”事项由告知承诺制调整为常规审批制和告知承诺制,并分类别细化了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二是细化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项中报告书和报告表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三是经中心城区三年试点,将“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方式推广到全重庆市范围内,并对不得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审批的5中情形进行了规定。

(三)增加“跨区县通办”要求。根据全市政务服务要求,在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事项中,增加“跨区县通办”有关内容,申请人可便捷的就近进行网上申请和材料报送。

三、从方便申请人和提高审批效率角度,即办件事项比例是否很低?

大多数水行政审批事项涉及多个学科,内容较复杂,且关系到公共安全或第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等,在行政许可决策过程中均需组织专家对工程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可行性等进行评审,确保工程安全和经济。同时,部分事项还需经听证或公告环节。因此,我局仅对采用先批后核造成不利后果轻微且易补救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乙级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等事项采用即办方式,其余事项均先通过专家论证,将专家论证意见作为行政决策的技术支撑,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因此,水行政审批事项的即办件相对较少。

附件: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和跑动次数优化表.docx

重庆市水利局                    

2021年9月14日                   

相关链接: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水利局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