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临海雪源链接:https://xueqiu.com/9186203676/198736689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当下围绕“碳中和”概念,光伏、风电、储能、特高压、水电、核能等上下游都涨的如火如荼,甚至不怎么赚钱、要被逐步替代的火电也一扫颓废,让人费解。
本人受大杨总@大杨启发,试着去理解这种行情,抛砖引玉,替券商、基金提出“新电力”这一全新的板块概念
“新电力”是概指国家能源局近期提出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新电力”简单来说就是构建清洁(新能源为主)、安全(储能和备用能源辅助)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电力”不同于“新能源”,后者相关的锂电池、光伏制造、新能源汽车都已经炒得一地鸡毛了。
“新电力”大概有两条主线:风电光伏制造和运营,储能设备制造和建设;三条辅线:水电核能等运营,新型电网设备制造,火电和天然气备用机组制造和建设。
1.政策有保障
碳中和:“3060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稳增长:少有的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板块和新的增长点。理解了这点就不会怀疑国家的决心和动力,杞人忧天那些浪费火电资源(备用,并不会淘汰,会降低利用小时)和无法实现的提法。
保民生:电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和水吧,能不保吗?
供给侧改革:借机淘汰落后产能。
共同富裕:西部、北方,特别是偏远地区,除了大自然赋予的无限风光外,还能发展啥?
大国崛起:碳交易的话语权,这是我们国家少数可以在共识和技术上都可以做到的着力点。
......
2.技术可实现
基建狂魔:不用多说。
全产业链自主:火、水、核、风、光、天然气等能源电力设备制造水平应该都是领先或者自主的吧。
风电、太阳能发电:2020年容量约5.35亿千瓦;到2030年,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抽水蓄能:目前我国已投产抽水蓄能电站总规模3249万千瓦;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非化石能源:到 2030年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将达到 20%,到 2050 年将达到 50%。
长坡厚雪......
本人非专业人士,才疏学浅,请参考大佬们的分析研究或者自行挖掘。
本人持有$中广核新能源(01811)$和$东方电气(SH600875)$,也持有$中国神华(01088)$和中国海洋石油,所以无意于厚此薄彼和辩论是非。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