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按照“小切口、影响大、能办到、群众普遍受益直接受益”的原则,梳理出“十大惠民、四项关爱”实事项目,这是我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自选动作,更是省级层面为群众办实事的示范工程。
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领办“十大惠民、四项关爱”实事项目,高位推进项目实施。截至目前,16位省领导共开展专题调研27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18场,推动14个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4000名大学生村医陆续上岗
挎着出诊箱,上门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解答用药注意事项。
22岁的余梦瑶,是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丁家河村卫生室村医。丁家河村卫生室服务1800余名村民。9月2日刚报到,她就跟着老村医张绍永走村入户。
樟村坪镇是夷陵区最偏远的乡镇。过去,年轻医生不愿来,来了留不住。从小想当医生的余梦瑶,今年7月,毕业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是一名定向委培的大学生村医。“农村更需要好医生,我将扎根基层、学以致用,努力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余梦瑶说。
今年,“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及县(市)三甲医院建设”项目被列为我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惠民事项之一,省委主要领导带头领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项目落实。
着眼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我省推动逐步实现全省每个村都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医,逐步实现百万人口县(市)三甲医院全覆盖。至今已有4000名大学生村医陆续上岗,同时,核准事业编制5012个用于招聘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4所县市三甲医院创建工作。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实践活动中,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推进项目实施,以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关爱“一老一小”——
用心用情托起“稳稳的幸福”
9月16日,咸宁市咸安区怡景小区84岁的赵道绪,仔细打量着“新家”,露出幸福的笑容。
卫生间蹲厕换马桶,还加了安全扶手、铺上防滑垫。“贴心又暖心!”赵道绪的大儿子对适老化改造赞不绝口,希望中风的老父亲早日好起来。
如何让广大老年人更方便、幸福地生活?
我省将“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惠民事项之一,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领办,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精准开方。
“十四五”期间,我省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脱贫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全省每年改造1万户,有条件的地方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等。
目前,全省已完成适老化改造5000余户,2000余户正在施工。开工建设23个公办养老中心和养护院、69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109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
幼有所育,关爱助力儿童幸福成长。
11岁的小淑瑶是来凤县大河镇桐子园村的留守儿童,多年前父母离异后,她再也没见过妈妈。小淑瑶一直盼望背着妈妈准备的书包去上学,“爱心妈妈”殷锦霞的到来,让她梦想成真。
关爱留守儿童,是我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四项关爱项目之一。通过招募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定期看望、帮扶,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和生活困难。
截至目前,全省已招募1.1万余名爱心妈妈,结对1.1万余名留守、困难儿童。同时,建成100个示范活动站点,暑期集中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和团体活动等。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我省还开展“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实事项目。今年,新建公办幼儿园318个,新增学位数6.9万个。
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
推动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
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突出“实”字。
我省“十大惠民、四项关爱”实事项目,紧密结合疫后民生补短板,聚焦医疗、就业、教育、社保、养老、托幼、住房等领域,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深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
推进党建引领“万个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通过选聘市场化物业服务企业、引导居民自治等多种形式,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方联动”机制,提高小区治理水平。
推进“万个村(社区)民(辅)警配备全覆盖”,全省4714个社区、2.2万余个行政村配备民辅警,实现“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就近服务群众、加强社会治理。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实施“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年内,我省计划完成1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我省1618个小区旧貌换新颜,惠及23万户居民。
开展“八万个城市机动车停车泊位建设”,已建成6.82万个;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
送知识送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万村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今年底全省将建成万余个数字农家书屋,并配备电子图书和有声读物,开展“百姓点单”选书、荐书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万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已惠及1.7万余人,新建电商服务站点676个,助推农特产品“走出去”。
格外关注革命老区发展、关心英烈后代生活——
积极研究谋划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全覆盖走访慰问烈属7072户、9939人,组织2411位烈士老年子女健康体检,为困难烈属提供帮扶1047人次。
关爱特殊群体,解决急难愁盼——
关爱困难妇女,争取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1万名身患重症、家庭困难妇女进行帮扶。
疫后关爱康复,依托阳光基金,以自愿参与为原则,为1.06万人提供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体检,并安排专业人员提供相关服务和心理诊治。
关爱残疾人,对全省1万余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并对每个家庭补助5000元;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70元。
我省坚持高站位,发挥省级示范项目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推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每一个项目力求达到“破解一个难题,带动一类问题解决,推动健全一个方面制度机制”的效果。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