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二十年发展史: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报道 “今年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跨国协同成为各界、各产业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9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

他表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快速提升,特别是在以欧盟、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拐点。

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已接近245万辆,同比增长168.1%。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销量达102.9万辆,同比增长157.1%;美国同比增长115.8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2倍,销量达到120.6万辆,与2020年上半年销售相比增长200%。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接近730万辆。我们市场渗透率到今年6月底达到9.36%,7、8月份超过10%。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辆。

双轮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之路

万钢回顾了中国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之路。

早在2001年,国务院启动了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明确了能源安全、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组成了由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础。

经过了十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大规模实验的考验,从2009年到2010年,启动了以公共用车为主,即公交车、出租车为主的“十城千辆” 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

2012年,中央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第一个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两个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在当时,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个时候市场渗透率只有0.1%左右。”万钢说。

不过,到2020年规划结束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50万辆,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2021年,我国又颁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二个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2035年成为市场主流的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提出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研究设施。

万钢表示,回头去看,经过近十年的研发,新能源汽车自2010年开始进入产业化过程,新车销售的市场渗透率“从0至1%”,主要应用于公交和出租车市场,处于以政策为主体的市场化启动阶段; “从1%增长至5%”,进入以产业为主体的市场培育阶段,政策推动私家车市场逐步开发;“从5%增长至10%”,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财政补贴将逐步退出,渗透率的提高,表明当产业作为主体时,用户的需求将是牵引这个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双轮驱动,更多的是要依靠市场驱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发展,充电桩换电站的发展,解决商务车的氢能和燃油电池的发展,仍然要发挥作用。”万钢说。

他表示,在用户为主体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一个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实施第二个产业规划的时候,特别强调要提升创新能力,构筑产业生态。

跨界协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万钢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不断加深,跨界协同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能融合”为电力驱动注入新动能。“车路协同”为智能网联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车网互联”助力构建共享出行新生态.

“跨界协同将带动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驱动系统、电机电池以及控制架构将引起电力电子架构的升级,高速的IGP到第三代半导体的变化,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万钢说。

在控制电子架构的变化方面,传统汽车从90年代的机电一体化以来,形成了由一大批ECU所构成的分布式的结构,越是在底层越不是高端的芯片,但是作为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它的断供对汽车生产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他指出,新的跨界协同和智能驾驶、电力驱动的形式下,需要把整个控制电力架构从分布式的架构向集中式的架构转变,实现基于汽车高速网络技术和5G网络的整车云计算平台。

在加快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万钢提到,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是当前的大格局。

万钢认为,汽车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阶段的碳排放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随着电力的清洁化、新能源汽车的高效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碳排放将大幅度降低。在制造阶段材料周期的碳排放占比将提升,为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无论是动力电池、电机还是零部件的碳排放也值得关注,面向碳中和的低碳发展是贯穿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的。要通过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的低碳化、材料供应的低碳化、生产过程的低碳化、交通出行的低碳化,推动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万钢指出,碳中和目标下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交通出行等领域碳中和技术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二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关键材料回收利用,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完善与发展。三是探索整车、重点零部件产品低碳认证标准国际互认,推动汽车产品碳排放信息的互联互通。四是建立全球汽车产业在低碳管理政策等领域的合作对话机制,形成以公平为原则、协同为核心的国际汽车贸易低碳管理机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