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来看看今天这场智能制造“云端论坛”聊了啥

在四川和重庆的产业版图中,制造业是双方都在发力打造的经济增长点,逐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制造业如何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9月16日上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企业家高峰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四川、重庆的制造业领域相关企业人士聚首“云端”,就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发展进行观点分享,展望川渝制造业发展前景。

产业优势明显

成渝地区市场广阔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是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寄予的厚望。通过“云端”对话,来自成渝两地的企业人士表示,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智看来,成渝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科研人才集聚,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快、开放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尤其在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布局下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李智认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重镇,一直以来,成渝地区制造业基础优势明显,可通过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而成渝地区城镇化潜力优势也是区域经济扩大内需的动力,另外,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会随之扩大,这些都会带动制造业发展。

对于制造业的打造,安全问题也是近年来业内关注的方向。“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李智建议,应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开展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通过多个层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

重庆迪科汽车科技集团副总裁江畅分析,制造业在面向高质量转型过程中其实会遇到很多问题,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传统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消失,未来还需要提升精密制造能力、高品质产品生产能力,“同时,成渝地区制造业产业相似度较高,内部竞争大,这些都是制约两地聚合发展的因素,要引起重视。”

实现集群发展

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

优势明显,也会面临“成长的烦恼”。“政府可以搭建一个平台,汇聚需求信息、实现产业情报畅通;两地要互补短板,不能竞争性地去建设;可通过政府引导,扬长避短,建立一个西南地区完整的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还要特别注重环保。”中国船舶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江提出了上述建议。

江畅认为,在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川渝地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效协作、集约集聚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从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管理融合三个方面实现装备制造工业化和信息化,通过融合发展增强川渝地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能级,“总之,只有相互依存、抱团发展、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格局,才能提升川渝地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打造一个完整的协同创新生态圈。”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蔡春表示,一个良好的生态圈会实现产业平衡和循环发展,要促进创新成果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的流动,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解决川渝制造业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此外,还应该鼓励成渝两地制造业上下游企业成立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上下游企业产业配套体系。

集群发展是制造业壮大规模的一个途径,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弯道超车”也成为参会人士的关注点。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龙德表示,川渝两地制造业发展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他说,双城经济圈内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要带头推动本地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完整的整产业链,以此提升综合竞争力,还应该主动推动数字化转型,走“平台化”“集群化”“智能化”道路,借助工业互联网理念,打造“工业云”制造新模式,这或许可推动川渝两地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实习记者 宋嘉问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