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图虫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见习记者 季媛媛
编 辑丨徐旭
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出现新变异株,国外战“疫”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压力不减。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各地加快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节奏。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截至9月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1.1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9.69亿人。
与此同时,我们针对新变异株疫苗的研究仍在加速推进。9月9日,据中国疾控中心透露,我国已经完成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灭活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目前,我国已依法依规附条件批准4个新冠疫苗上市,依法组织论证同意另外3个新冠疫苗紧急使用。不过,在我国5条技术路线22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中,只有mRNA技术路线尚未有新冠疫苗产品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
目前国内有三款mRNA新冠疫苗进展较快。其中,国内首个mRNA疫苗“复必泰”(国内商品名)是复星医药(600196,股吧)引入的辉瑞/BioNTech mRNA新冠疫苗,有望率先迎来获批。另一个是由沃森生物(300142,股吧)与艾博生物联合研发的首个国产mRNA疫苗,目前正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开展海外三期临床试验,沃森生物首个mRNA疫苗生产车间已经在云南玉溪建成并交付使用,预计下个月投入生产。
第三个进展较快的是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斯微生物”)研发的mRNA新冠疫苗。
斯微生物是由海归科学家于2016年创立的,是国内首家开展mRNA药物研发和最早开展mRNA肿瘤精准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的创新企业,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脂质多聚体纳米递送技术平台(LPP/mRNA)。除了新冠疫苗外,还在肿瘤疫苗、抗体药物、动物保健、蛋白替代疗法以及医学美容等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现有国内最多的20余项研发管线,拥有国内唯一的工业化mRNA合成及相关制剂技术。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斯微生物首席运营官(COO)张继国,围绕mRNA疫苗相关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据张继国透露,目前斯微生物针对野生株的第一代mRNA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安全性良好。针对变异株的二代新冠mRNA疫苗即将开启海外临床试验,目前已在东南亚拿到首个海外国家临床批件,后续也很快将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国家落地临床试验。张继国还特别指出,根据初步的动物实验,这款疫苗对于目前德尔塔(Delta)、贝塔(Beta)等变异株都显示具有非常好的保护效果。
据介绍,斯微在5月底已完成C轮和C+轮融资,融资12亿人民币,公司投后估值近60亿人民币。最近还将完成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公司目前资金充足,斯微生物现积极为mRNA新冠疫苗商业化大规模量产做准备,正在上海建设三个产业基地:张江产业基地,也是斯微生物的中试车间,年产能2000-5000万剂,已开始试运行;一厂将在8月底投产试运行,年产能1-2亿剂;二厂于8月底结束静态施工,年产能在1亿至2亿剂。
《21世纪》:能否介绍一下公司mRNA疫苗的研发进展?
张继国:我们的第二代mRNA疫苗,从去年开始斯微就在做变异株疫苗。目前所有数据已齐全,并按要求提交给了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等待CDE的(临床)批复。同时,第二代疫苗将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已获得第一个东南亚国家临床批件,第二个国家预计会拿到临床批件;第三个国家也在沟通,后续在南美地区也会很快沟通落地临床试验。因为是做变异株疫苗,所以在和这些国家沟通过程中,这些国家都是普遍欢迎的。
《21世纪》:目前,复星mRNA疫苗有望率先迎来获批,未来它的上市会对包括你们在内的国产mRNA疫苗造成哪些影响?
张继国:目前在中国能做mRNA疫苗的主要有斯微生物和苏州艾博生物。复星医药主要代理的BioNTech的mRNA疫苗,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正在等待国家药监局审批。现在的疫情形势可能会让国家加速对高保护力疫苗的审批。我们也希望看到复星疫苗加速审批。
虽然我不知道复星的定价策略,但我觉得,将来商业竞争无法避免,也具有非常大的探讨空间。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新冠疫苗都是由政府采购,免费给民众接种。复星医药的进口苗成本比较高,可能会在商业方面具有一定的挑战。
《21世纪》:除了递送系统专利壁垒外,国内mRNA企业还面临哪些技术挑战?
张继国:专利首先是重要的壁垒。不过没有递送系统专利,也可以从海外取得授权,这个将来也能解决。第二个挑战,就是后续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挑战。在全球来看,无论是Moderna还是辉瑞,此前也没有大规模生产过mRNA疫苗。这对中国企业其实也一样。虽然斯微生物2016年成立,2017年就已经可以利用相关平台技术进行实验室合成,但那只是少剂量生产主要供肿瘤病人用的。但是要说做到几亿剂的量产,这在中国是从来没有企业做过。其实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产能最后能不能落实到产量,这是个核心挑战。
斯微是从2016年开始,在生产方面摸索了很长时间。从2017年开始就建立了符合GMP标准的中试车间。斯微生物经历了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大规模生产的放大,一步步走通了全部历程。现在,我们又新建了一个中试车间进行试生产。这个车间预计今年年底的产能是3000到5000万剂。
mRNA疫苗想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核心设备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此外,还有疫苗生产供应链也是一大挑战。斯微生物是亚洲mRNA行业的头部企业,在供应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也摸索了较长时间,一直认为在疫苗领域供应链是个大挑战。一个mRNA疫苗需要几百种原料,少一种你的产能就上不来。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实现100%国产化,至少有20%的原材料需要从海外采购。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很多都与Moderna、BioNTech看齐,很多时候使用同一家供应商。因此,从整个供应链的情况来看,斯微生物明年达产的目标是2-4亿剂,也是基于此估算。目前生产设备不难解决,难的是供应链受限,这确实也是mRNA产业的瓶颈。
《21世纪》:现在布局mRNA赛道的企业相对都比较“年轻”,那么,在风险把控上,新锐药企会如何考量?在哪些环节和步骤上尤其需要关注风险评估和把控?
张继国:就新冠mRNA疫苗而言,工艺比较复杂,但是只要掌握了组合规律,知道know how,你会发现最终想要实现达产生产、出产品并不难。比如最后做出来的颗粒的空泡率、均匀度等很多挑战,斯微早就解决了,所以说在新冠肺炎疫苗上,我们看到的风险还是非常小的。
相对来说,新冠疫苗还是容易做的,包括二代疫苗,以及现在Moderna和BioNTech正在做的三代疫苗(RBD+NTD结构),这个我们也正在准备。
觉得风险主要还在于后续做产品的挑战。我在制药行业很多年,看过很多Biotech公司在进行临床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各个阶段都会有失败的案例,但我们也看到mRNA疫苗失败的这种概率相对低。现在我们看到,mRNA疫苗在保护率、免疫原性、安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Moderna和BioNTech已经在全球开了一个头,斯微生物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我们也看到产品的风险并没有那么高。
《21世纪》:现在不少mRNA平台会选择与Biotech企业合作,这样的模式可以有哪些助力?
张继国:在mRNA疫苗上游供应商、设备生产商中很多是我们的投资人。
实际上,新型mRNA的公司如何和外部企业进行商业化合作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以Moderna为例,这家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管线都在和大药厂、小药厂合作,我们商业团队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有很多值得选择的合作模式。
一是联合用药,我们现在也在做肿瘤领域,比如我们正在与研究者发起的肿瘤临床,就在与君实生物的PD-1在联用;
二是,对于斯微生物而言,我们还不是bio-pharma,真正走到后面进行临床研发并不是我们擅长的方向,但对成熟的药企如辉瑞和BioNTech,进行全球化的临床试验是他们的优势。接下来,与成熟的大药厂合作也是我们希望借力的方向。你要建立临床团队、设计临床,在全球运营,对我们是个挑战。你要想把疫苗尽快惠及使用者,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21世纪》:除了mRNA疫苗外,您认为下一个可能问世并商业化的mRNA药物在什么疾病领域?
张继国:疫苗可以做很多,一方面,在传染病领域,还有很多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另一方面在肿瘤领域,Moderna、BioBTech、斯微生物都在聚焦这一疾病领域患者的需求。
2016年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做肿瘤个性化治疗,进行了大约100例的试验。此外,由于在细胞治疗CAR-T领域还有许多尚未突破的缺口,目前绝大多数细胞治疗布局者都在进行血液肿瘤投入,在实体瘤方面一直没有突破。但是Moderna、BioNTech、斯微生物,一直在做实体瘤方面的探索,在头颈、结直肠、卵巢等实体瘤上都进行了临床,都在和PD-1连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效果也是可观。因此,我们认为,下一个突破的领域是肿瘤。
《21世纪》:在疫情影响下,中国mRNA企业能否与国外企业实现同步崛起,并走向全球?
张继国:中国市场“水深船大”,我们坚信中国工业力量、科研力量是具备造出一艘能出海的大船。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中国的基础科学依然相对落后、资本市场也和美国无法比,整个市场规模和美国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假以时日,在其他元素不断齐备的情况下,mRNA公司真的可以和全球大药企抗衡。目前,Moderna市值已经突破1800亿美元,我们海外投资人、中国投资人,他们一直坚信Moderna会成为全世界拥有最大市值的生物医药企业。
我们也坚信,以斯微生物为代表的mRNA企业在解决技术壁垒后,可以完成“疫苗+药品”的布局。目前,全球很多大药企都是“疫苗+药品”的管线布局,但中国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企业,我坚信斯微生物会实现这样的梦想。我们也希望将来通过“疫苗+药品”的组合模式,成为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市场最大市值的企业。
本期编辑 陈思 实习生 王绮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