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元素周期表炒作中,谁在挂羊头卖狗肉?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元素周期表的炒作仍在继续,甚至一些浑水摸鱼的元素也跟着掺和进来了。比如说氯就是这样。

有趣的是,不同于锂、钴、铜、铝等靠着元素自身涨价引发的行情,氯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氯的行情依托于氯碱工业,而氯碱工业本轮上涨的驱动力,却并不是因为氯,而是因为电石。

氯碱工业是什么?电石又是什么?不要急,一个一个看。

氯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存在形式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而氯碱工业,说白了就是电解食盐水,其产物除了有氯气之外,还有氢气、烧碱(氢氧化钠)。

烧碱是最最基础的化工原料,用途相当广泛。不过,推动氯碱工业行情的电石,跟烧碱无关,而是跟氯碱工业的另一个重要产物——PVC(聚氯乙烯)有关。

作为全球产量最大的一种塑料产品,PVC被广泛用作下水道管材、电缆外层包覆材料、人造皮革等领域。由于对接了各种各样的下游应用,PVC的需求(很大程度上也是氯碱工业的需求)其实是跟全球宏观经济走。世界经济的长期趋势是缓慢上涨的。而这意味着,虽然氯碱工业的需求不会萎缩,但慢涨的节奏也不能成为主要矛盾。

真正的主要矛盾,其实是供给。

PVC生产目前有2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乙烯法,其原料最终来自石油;而另一种便是电石法,原料最终来自石灰石、煤炭。

我国PVC生产主要是电石法,而非乙烯法。这是因为我国多煤而少油。用乙烯法生产1吨PVC,需要消耗6.25万吨原油。如果将我国年均1500万吨电石法PVC全改为乙烯法,则会多消耗1亿吨原油。

然而,电石法的缺点也很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电石实在太难“伺候”,具体表现为以下3方面:

1

生产环节高污染、高排放。电石是石灰石+焦炭混合后,通电加热得到的产物。其生产过程中40%的成本是电力,每生产1吨电石需要耗电3500度。而且,作为电石原材料的石灰石,在煅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2 电石是一种危险化学品。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剧烈分解,在产生可燃的乙炔气体的同时,还会放出大量的热,极易引起爆炸。另外,电石对人体的皮肤、粘膜也具有腐蚀性。因此,电石作为危险化学品,其储存、运输过程要十分小心,而这也增加了电石的整体成本。
3 电石保质期有限。电石的保质期通常不会超过7天。一般来说,保质期短的商品,由于缺乏库存来缓冲供需矛盾,一旦供需失衡,就会出现剧烈的价格波动。

根据行业相关数据,电石行业的库存,目前只有大约200吨,处于绝对低位。极低的库存,也加剧了电石价格暴涨。从去年二季度至今,电石的价格从2500元/吨左右,涨到了5000元/吨以上,价格涨幅足足翻了一倍。

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电石的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具体的原因有2方面:

1

我国电石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衡量有多少实际生产能力正在运转的指标)已经来到高位。即便是价格刚开始上涨的2020年,产能利用率已经提升至85%。考虑到设备检修造成的产能闲置,电石行业短期内实际上已无新产能可用;
2 由于电石的生产高污染、高排放,跟碳中和的大方向相悖,这导致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淘汰落后产能。因此,总产能一直处于萎缩状态,有效产能更是下降得厉害。

也就是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电石的增产的口子都被掐死了。虽然今年下半年,预计将有80~100万吨的电石复产、投产,但这对于目前4000万吨以上的总产能而言,实在是无济于事。

电石不仅能被用来生产PVC,而且也是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原料。自限塑令出台后,可降解塑料开始快速增长。也就是说,电石的供给有限,而在需求方面,既有PVC保底,又有可降解塑料作为新增长点,电石供求的紧张局面将持续下去。

根据西部证券(002673,股吧)的预测,国内电石市场将在2022年出现供需缺口,并且缺口还会在2023年进一步扩大。所以,电石价格将继续涨下去。

作为PVC原料的电石价格猛涨,也把PVC价格带入了牛市。PVC价格如今已突破9000元/吨,创出了200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而这对于氯碱工厂而言,也是直接的产品涨价逻辑。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不过,在选股方向上,还要把握一点:只有自备电石产能的厂商,才值得关注,因为这种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才能避免成本上涨对利润的侵蚀。根据相关测算,如果是外购电石进行生产,那么每吨PVC的毛利润不超过400元;而自备电石的厂商,每吨PVC的毛利润则超过4900元——十倍的差距,可不是小数目。

(关注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电石”,看看有哪些可以关注)

关于差距,特别是预期和现实的差距,这里可以顺带提一下元宇宙概念。元宇宙是脸书(Facebook,FB)主推的虚拟现实应用。元宇宙如果能推广开来,那么脸书将从单纯做软件(社交网站),成长为软硬兼备的公司,这是一个大利好。

此前的旧文(张一鸣的50亿头盔:虚拟现实,正处在爆发的前夜),其实也对此做过介绍。脸书推进元宇宙的决心是很大的,但是元宇宙作为新生事物,并不会很快落地。换言之,元宇宙以后可以炒,但A股这种炒法很难持久。前几天资金冲的都是一些二线游戏股,元宇宙对于它们而言,只是消息利好,而非业绩增长点。这种单纯的概念炒作,很难拿出业绩增长来吸引后续的买盘。

但话又说回来了,软硬件之间已良性循环的元宇宙,未来是有行情的,但目前来看,核心受益股要么在港股美股市场,要么就是A股上市的VR设备代工商(比如,歌尔是因为有硬件生产,本身的逻辑还是硬件有业绩支撑)。

与其把概念讲得天花乱坠,不如直接看硬件。从这个角度比较,茅台(600519)就是香,因为是硬件(笑) 。

头脑发热和心灰意冷都是要不得的。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车,复盘类似的行情,都能给我们一个启发:资本市场总是高估新生事物的短期成长,却低估其长期发展,而这种错配,正是聪明投资者获利的机会。

相关阅读:

新冠疫情再拉警报,这家医疗企业反而受益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