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周报】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数据中心驶入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文/标准排名研究员 董馨

绿色要闻

国家发改委: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

8月25日是第9个全国低碳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为了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要坚决拿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摆在节能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

同时,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其中在工业领域,深入推进煤电、钢铁、有色等行业节能降碳工艺革新,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在交通运输领域,打造节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推动交通领域电动化,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船。此外,还要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点评: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替代难度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利用也面临多重制约,产业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问题并存,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亟需加强。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稳致远,国家发改委坚决遏制项目盲目发展。彰显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国责任。

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近日,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 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行动计划》指出,引导新型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一是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二是持续提升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三是优化绿色管理能力。

《行动计划》还提出,鼓励企业发布数据中心碳减排路线图,引导数据中心企业开展碳排放核查与管理,加快探索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打造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先进典型,形成优秀案例集,发布具有创新性的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录。

点评:随着新一轮科技浪潮爆发,人类开始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基建——数据中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型数据中心对数字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作为“耗电大户”,在推进“双碳”的时代背景下,绿色低碳将成为新型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工信部:研究制定“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把塑料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重点工程

8月27日,工信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28号(资源环境类311号)提案称,研究制定“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把塑料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重点工程。将大力发展高端可降解材料作为原材料工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在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研究制定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行业标准。针对不同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进行分类和标识方法研究,鼓励行业企业研发使用可循环的生物降解绿色包材。

点评:随着以快递网购、餐饮外卖、生鲜配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一次性餐盒、包装袋等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包装行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推行绿色包装有利于缓解塑料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城市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2名:深圳多项绿色指标全国领先,上半年空气质量全国第六

今年上半年,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六。今年1至7月,深圳水环境良好,其中,大沙河氨氮均值浓度达地表水Ⅱ类标准,为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

过去一年,深圳碳排放总量增幅持续放缓,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

市发改委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9%,是全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强度最低的城市。截至去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达1695万千瓦,核电、气电等清洁电源装机容量占比约7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

在交通领域,截至2020年底,深圳已实现公交100%纯电动化,是全球推广应用纯电动巡游出租车规模最大的城市;推广纯电动泥头车4200辆,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点评:深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作为破解深圳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初步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7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能级,“创新”“绿色”成关键词

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标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要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近年来,上海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很快,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市全部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511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接近30%,增幅比同期全部贷款增幅高近20个百分点;目前存续绿色债券36只,存续规模560亿元左右,排在全国前列。

点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上海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银行业积极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金融领域倾斜,证券业也为绿色产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上海将进一步践行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16名:苏州扎实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苏州大力培育绿色工厂,响应国家和省级关于绿色制造体系项目和解决方案的认定申报工作,在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先进适用环保装备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截至目前,苏州市拥有4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9家省级绿色工厂,建设数量居全省首位。

“十三五”期间,苏州市持续推进减煤、减化,累计淘汰低效产能企业7344家,关停化工企业661家,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基本全覆盖。全市强化环保、安全、技术等标准约束,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聚焦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进行清洁化改造,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苏州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点评: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苏州市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坚持把做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41名:绿色生态发展点亮工业名城,常州践行“新苏南之路”

常州市上半年GDP首次突破四千亿大关。离跨越万亿GDP的台阶又近了一步。地处长三角洲中心,谋求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常州,要驱动资源要素流动,还是要靠常州赖以发家的制造业。同时,常州也在深谋远虑,不断拉长自己的“长板”,需求新的发展机遇,走出一条现代化、高质量的“新苏南之路”。

2020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14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9%。常州产光伏转换效率居世界第一、部分产品出货量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第一个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近年来,常州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3个,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67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23家,数量列全省第二,省级绿色工厂9家,数量列全省第三,并在全省率先创建市级绿色工厂共35家。

目前,常州的绿色能源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以及规模效应,造就了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产业体系。动力电池产业形成“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格局;常州在储能、风电、氢能领域,都有一些项目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点评: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永远不矛盾。

绿色地产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1名:中海地产半年收入超千亿元,净利率达19.3%,三道红线维持绿档,融资成本低至3.6%

近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0688.HK,简称“中海地产”)发布截至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2021年上半年,中海地产收入上升21.7%至人民币1078.8亿元;净利润为207.8亿元。

房地产行业近两年利润水平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中海地产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率仍然达到19.3%,位于行业的较高水平。

上半年,中海地产在中国14个城市新增20幅土地,总购地金额513亿元,新增货值1105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海地产总土地储备为9224万平方米。

“三道红线”方面,上半年,中海地产资产负债率为60.2%,净借贷比率33.8%,继续保持“绿档”。期内,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3.6%,继续保持行业最低区间。

点评:据今年3月业绩会上透露,中海2021年全年拿地目标为1650亿元,上半年才花了400亿元。照此看来,中海下半年必将加大力度,继续深耕一线、重点项目,增加优质土储。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2名:万科: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局,当前经营环境复杂严峻

8月29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2%;受报告期结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利润率下降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下降11.7%。

分业务类型看,上半年万科的营业收入中,来自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收入(含长租公寓、物流、商业等经营性业务)为1575.3亿元,占比94.3%;来自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85.7亿元,占比5.1%。

“三道红线”方面,上半年,万科回归并保持“绿档”。截至6月末,万科持有货币现金1952.2亿元,扣除预售监管资金和受限资金的现金短债比为1.67倍;净负债率20.2%;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9.7%。

万科表示,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局,万科将坚定实施不动产开发、经营、服务并重战略,与城市同步发展、与客户同步发展,加速推进公司转型。

点评:万科保持行业领先的信用评级;实施稳健的融资策略,总量合理控制,结构更加安全,保持融资弹性。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量入为出,遵循战略导向,关注投资的质量效益。每个业务都注重提升自身的基本盘,在已有赛道(地产、长租公寓、物业服务、物流、商业等)建立起领先的竞争优势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7名:房地产销售价格下降,中国恒大上半年净利预降29%到39%

8月25日,中国恒大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0亿~105亿元,同比下降29%~39%。

中国恒大表示,利润主要构成为房地产开发业务亏损约为40亿元,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亏损约为48亿元,出售本集团持有恒腾网络部分股份及持有其剩余股份按市价估值的盈利合计约为185亿元。2021上半年度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房地产销售价格下降及费用上升所导致。

点评:为了尽快地降低债务压力,恒大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大范围的打折甩卖楼盘,以追求最大限度的销售回款,缓解现金流压力。从结果来看,为了降负债,恒大是真的亏本卖房了。但对于恒大这艘大船而言,40亿元亏损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恒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4005.6亿元,合约销售面积4844.9万平方米。按照中国恒大设定的2021年销售目标7500亿元来算,目前已完成年销售目标的53.4%。对恒大而言,解决现金流短缺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9名:朗诗地产2021年中期业绩公布

8月27日,领先的绿色地产开发运营商朗诗地产(00106)2021年上半年度业绩公告,公司2021上半年签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34.0亿元,同比增长约81.6%;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35.4亿元及毛利约为人民币7.99亿元,同比增长约24.0%及约58.1%。

上半年,公司实现核心净利润约人民币1.32亿元、及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约人民币1.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29.5%、103.9%;净负债率约为52.8%,持续维持行业较低水平;现金短债比约2.7倍,资金充裕,现金流稳健。

期内,朗诗地产中美两地业务均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在中国的长三角、中西部、大湾区及环渤海地区,及美国的加州、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及佛罗里达州均有新项目落地。

点评: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企业的“必选模式”,打造绿色产品力,完善绿色供应链,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朗诗地产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绿色食品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14名:蒙牛乳业上半年收入459亿元

8月25日,蒙牛乳业发布2021年中期财报。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达459亿元,同比增长22.3%,利润达29.5亿元。财报显示,蒙牛各业务板块增速均大幅领先行业。其中,常温业务获近五年来最快增速,明星产品特仑苏增长近40%;在低温行业较低迷的情况下,蒙牛同比实现7%的逆势增长,市场份额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冰淇淋业务同比实现34.8%的快速增长,毛利率明显提升;鲜奶业务收入翻倍,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奶粉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1.6%;奶酪零售与餐饮渠道双翼齐飞,保持市场领先。

点评:未来几年,蒙牛将继续加强研发创新能力、组织保障能力、收购整合能力、奶源控制能力及数字化营销能力建设,不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和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不懈努力。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31名:民和股份(002234,股吧)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78%

近日,民和股份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16.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26.78%。

点评: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代鸡苗1.66亿羽,鸡肉产品3万余吨,产销量保持稳定。报告期末公司主营产品商品代鸡苗时点售价较低,公司于期末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种鸡、种蛋、鸡肉制品等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报告期养殖原料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是报告期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50名:香飘飘(603711,股吧)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9.79%

近日,香飘飘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25.6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其中,冲泡产品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增长20.06%,占比60.69%;而即饮产品则实现收入4.12亿元,占比37.89%。

点评:未来,香飘飘将坚持“冲泡+即饮”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推进企业的转型创新。下半年,公司将以冲泡业务为核心,夯实年度经营基础,同时以提高产品卖力为驱动,着力布局即饮市场。

绿色股票

长江环保集团与襄阳市襄州区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框架协议

8月24日,长江环保集团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政府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本次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涵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无废城市”创建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双方将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展合作,助推襄州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带动襄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案例。

点评:长江环保集团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与襄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探索实施长江大保护项目和清洁能源项目,支持襄州区绿色产业发展,在生态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推进战略合作。

城发环境吸收合并启迪环境(000826,股吧)方案获河南省财政厅及河南省国资委批复

8月26日,城发环境(000885,股吧)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拟通过向启迪环境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并募集配套资金有关事项,已获河南省财政厅和河南省政府国资委批复。

点评:城发环境本次募集的配套资金将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支付本次交易费用等。

海螺签署山西长治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

8月24日,海螺创业与长治高新区签署《水泥窑协同综合利用飞灰与固废资源化项目合作协议》,规划建设10万吨/年的固废处置项目,包括固废和生活垃圾焚烧的飞灰。

点评:海螺创业长期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事业,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上符合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理念,掌握了固危废处理核心技术,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治项目的成功签约,实现了海螺创业在山西区域固危废项目“零”的突破,战略意义显著。

绿色金融

全国首创再贷款支持、挂钩碳账户绿色金融产品“苏碳融”落地江苏银行

近日,从江苏银行获悉,该行推出的“苏碳融”产品正式落地投放,这是全国首笔再贷款支持、挂钩碳账户绿色贷款产品。该产品通过与再贷款政策对接、与企业碳账户挂钩的创新模式,实现对绿色低碳项目的精准支持。

对于此次投放,江苏银行介绍,该行向泰州核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5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光伏电站建设。根据该企业碳账户情况,核定其贷款年利率为3.85%,低于同类型贷款1.2个百分点。该笔贷款可推动企业年减排二氧化碳5.2万吨,年节约标准煤1.9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399吨、135吨。

点评:今年4月初,江苏银行在业内率先发布“碳中和”行动方案,通过采纳负责任银行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全行发展战略。目前,江苏银行在国内首创“绿色创新组合贷”“环保贷”“光伏贷”等多个减污降碳类特色化产品。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1222亿元,各项贷款占比8.9%。

全国碳市场总体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正式上线以来,截至8月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逾794万吨,累计成交额3.93亿元。总体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运行平稳,但成交量有待进一步激活。

点评:为提高交易规模,上海环交所将推出相应措施,包括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入市,提高交易频率,加快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和培训。未来,交易所将完善制度体系,扩大市场覆盖面,引入合格投资人入市;探索建立流动性提供商机制;优化分配机制,逐步增加有偿发放;稳步推进产品创新,推出期货交易,形成多层次产品市场。

绿色科技

上海石化首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8月24日,装机容量为400千瓦的上海石化(600688,股吧)示范性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41吨。作为中国石化(600028,股吧)上海石化股份公司首个新能源试点项目,它的建成投用,标志着该公司向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和低碳转型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

点评:为持续推进绿色洁净能源企业建设,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根据上海石化新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司还将利用企业的沿海滩涂、空闲屋顶建设50MW以上的光伏发电装置,积极参与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配套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装置,打造风光电制氢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区,力争成为上海市绿氢供应中心,形成上海石化生态岸线、工业秀带。

绿色汽车

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量居全球前列

近日,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2.8万辆,同比增长220%,占全国总产量超六分之一;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达54万辆,居全球城市前列。

点评:上海市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根据《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正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本地新能源汽车将占上海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同时,上海还将推进动力电池、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等完整供应链,以及智慧充电桩和储能设施的布局建设,为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打开更多空间和机遇。

绿色国际

英国内阁办公室:不承诺碳中和目标的企业无法参与一定采购金额的公共工程项目

日前英国内阁办公室发布了编号为PPN 06/21的新规。新规明确,投标供应商在参与合同价值超过500万英镑的公共工程项目前,必须作出碳中和承诺,并在投标文件中公布企业详细的和可信的碳减排计划。这一规定适用于英国所有中央政府部门、分支机构以及非部门性的公共机构。该规定于今年9月30日起实施。

英国效率和转型部部长奥尔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政府每年在公共采购市场的花费超过2900亿英镑。此次发布的新规,要求供应商在参与公共工程项目前报告并承诺减少其碳排放量的措施,是世界领先做法。据介绍,英国为此次新规的出台还制定了配套的支持性指南,参与公共采购项目的供应商可予以参考。

支持性指南中提到,供应商承诺碳减排计划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是投标供应商须承诺其公司将于2050年前在英国实现碳中和。二是投标供应商依据《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核算范围1和2中所包含的排放源以及范围3的部分排放源。三是投标供应商须提供《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报告。四是投标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须明确列出该公司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包括认证计划、具体减碳措施。

此外,新规还要求参与价值超过500万英镑的公共工程项目的公司,总监以上的高管须签署碳减排计划承诺书,以表明公司最高层对减排的明确承诺。另外,还要求供应商每年至少更新一次碳减排计划,并公开发布在公司网站。

点评:利用政府这一庞大的购买力帮助国家经济向碳中和转型非常重要。

绿色曝光台

生态环境部对2家排污单位严重超标排污环境违法问题挂牌督办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关于对2家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问题挂牌督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2021年第一季度严重超标重点排污单位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坤泰热源厂和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南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存在屡查屡犯、长期超标问题。经研究,生态环境部决定对上述2家排污单位严重超标排污环境违法问题挂牌督办。

根据自动监测数据及生态环境部门核实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坤泰热源厂2021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日均值超标累计90天。其中,颗粒物超标15天,二氧化硫超标88天,氮氧化物超标90天。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南水质净化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日均值超标累计64天。其中,氨氮超标4天,化学需氧量超标64天。该单位上季度也存在严重超标情况。生态环境部要求,对超标排污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责令其限期整改,实现达标排放。整改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限制生产。

点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环境违法事件绝不容忍!

本文首发于标准排名,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标准排名官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