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纲代表:
您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推广力度的建议》(第98号代表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收到您的建议后,市民政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结合民政部门的职责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城乡社区治理创新作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初步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一、筑牢工作开展基础。建立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成立枣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重大事项制度,抓好统筹指导、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行“四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规范。
二、打造共治共享底色。一是完善村(居)自治制度,不断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村务公开制度,指导区(市)制定村务公开指导目录。完成全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修订工作。二是建立社区协商制度。建立社区协商示范点,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协商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村(居)级议事协商新局面,涌现出“有事好商量”、“五位一体”等社区协商品牌。三是推行“四社联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机制,明确功能定位,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程序,开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范围涵盖养老、助残、青少年、救助帮困等服务领域。
三、强化服务运行保障。一是加快城市社区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到2020年,升级改造133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省、市、区(市)各级共投入资金1.1亿元。二是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连续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列入政府惠民实事项目,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区就业等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三是推动建立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印发《枣庄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对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实行总量管理,建立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按照每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总量,每个城市社区的专职工作者不少于5人,全市核定社区工作者总量1540人。
四、优化综合服务水平。一方面,针对社区工作负担过重、服务效能不高、自治功能缺位等问题,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重点对导致社区负担过重的机构挂牌、台账任务、盖章项目、考核评比等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印发《枣庄市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对各职能部门要求或授权社区办理的事项进行清理和规范,减轻社区负担,增强自治和服务效能。明确社区公章使用范围清单,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要求社区出具超出公章使用范围的各类证明。规范机构挂牌,坚持一室多用,内部功能室统一悬挂识别牌。减少各部门在社区上墙制度,通过电子屏、触摸屏等方式集中展现。另一方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编制梳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逐项编制办事指南、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全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除服务窗口配备必要人员外,其余社区工作者下沉网格为民服务。结合实际对社区服务大厅进行“一站式”服务改造,合理设置导办等候区、前台受理区和后台办理区,打造“开放式、无柜台”的服务环境。
我市的社区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仍需提升。社区信息化水平较低,社区公共服务还没有实现一网通办、全程代办,智慧社区还刚刚起步。二是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格局仍未形成。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偏少,专业社工队伍不具规模,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能力偏弱。驻区单位还没有实现资源共有共享、社区共驻共治。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社区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各部门向社区转嫁事项多、机构挂牌多、考核评比多、会议台账多等问题依然突出。
下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准确把握城乡社区治理的思路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治理体系,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激发城乡社区发展源动力。构建多方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社区治理体系。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制度,创新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载体和方式,进一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和精简面向社区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表彰、示范创建、工作台账。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的重要载体。
二是进一步优化治理机制,打造社区发展凝聚力。健全社区协商机制,积极探索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恳谈会等协商形式,加快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层次立体、形式灵活、制度健全的社区协商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为保障、项目化运作为纽带的“四社联动”新途径,逐步扩大购买服务资金来源和数量,拓展购买服务领域和范围,规范购买服务方式和程序,优先支持服务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区社会组织。
三是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催化城乡社区发展内生力。不断优化社区工作队伍。依法依规选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健全完善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和薪酬体系,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优化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继续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新建、改扩建、购买、租赁、项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形式,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继续推广“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开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服务效能提升专项计划,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社区服务。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纳入政务平台建设体系,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