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今年,咱们广饶县预算执行审计已经全部完成,能不能介绍一下今年预算执行审计的总体情况?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相关规定,县审计局对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主要审计了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部门预算执行情况、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4个专题事项和3个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共计15个审计项目,涉及22个部门单位和5个镇街。审计结果表明,2020年度县级财政收支总体运行平稳,部门单位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绩效明显提高,预算执行较好,但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根据职责范围,将发现的突出问题移送给4个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提出了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管理等审计建议。
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个是集约化。今年进一步提升了“项目+专题”审计模式,通过“5个1”流程再造,加强不同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将15个审计项目融为一体集约开展,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另一个是数字化。树立起“数据先行”理念,积极开展智慧审计,学校食堂伙食费、招投标监管就是完全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的两个专题审计,达到了以往仅靠人工审计根本不能实现的目标。
问:从审计情况看,存在什么问题吗?
总体来看,随着审计监督的逐步深入,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问题逐年减少。审计发现在13个方面存在44项问题,主要集中在预算编制不精准、预算执行不严格、对下属单位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方面,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发生在二、三级单位,也有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预算管理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三是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刚性不强。(字幕)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加强了审计整改力度,督促有关单位即知即改、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问:从今年审计情况看,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审计机关在保障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什么监督措施?
答:监督好财政资金,守护好政府“钱袋子”,是审计机关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县审计局利用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持续推进审计全覆盖,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完善审计监督机制,以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倒逼部门单位严格管理、履职尽责,发挥好审计工作“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审计:
一是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对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卫生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以资金到位、项目落地、任务推进为抓手,及时揭露和反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是围绕财政资金提质增效,重点关注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盘活存量资金、落实财政改革政策等情况,促进部门单位厉行勤俭节约,扎扎实实过“紧日子”,充分用好每一分财政资金。
三是围绕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重点关注做实做细预算编制、科学透明预算分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推动建立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促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问:加强民生审计,就是为了民生改善,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咱们县审计局做了哪些工作?
答: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审计机关监督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县审计局围绕持续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围绕推动规范财务管理,组织实施了教育系统财务管理专题审计。重点审计了4所县属学校,调查了4个镇街教育办及其下属中小学、幼儿园的资金资产管理情况。审计发现资金存放不规范、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比较普遍。
二是围绕推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组织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措施落实及医保基金管理使用审计。重点审计了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对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居民健康档案、村级卫生室运行经费、医保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揭示,指出了乡医老龄化、常用药品缺货、资金闲置等问题。
问:各级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下足功夫,请问县审计局做了哪些工作,有效化解痛点堵点难点的?
答: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年,各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为了推动政策落实到位,县审计局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水平,今年结合预算执行审计,通过精准定位,定向发力,组织开展了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管专题审计,对招投标市场秩序进行把脉问诊。针对防范围标串标等监管难点、痛点,运用大数据审计手段,分析比对了4年来的公共资源交易、工商信息等数据信息,找出了招投标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度漏洞,提出了整改建议,助力消除阻碍政令畅通的“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增强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