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的水土;创新力量,源于优良的生态。良好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地方发展最大的比较优势。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从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创新环境、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着力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全市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厚植土壤。

  当今世界,创新的伟力愈发凸显。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系列重大机遇和区域发展挑战,资阳迫切需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从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真正让创新成为我市角逐区域竞争、提升发展位势、塑造发展优势的动力源泉。

  优化政务环境,要在提高服务保障力上狠下功夫,强化财税支持和政策精准供给。既要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开设证照、税务等“绿色通道”,为各类创新主体减负减压,也要建立财政科技、人才等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人才开发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为激活创新主体动力活力加劲添力。

  优化市场环境,要在提高资源要素可及性上狠下功夫,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公平高效获取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建立完善贷款风险补偿和应急转贷机制,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市场化调节,引导更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新经济领域,为创新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力的金融支持。要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协同建设成德眉资知识产权服务共享平台,创建国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园区)和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

  优化社会环境,要在提高创新包容度上狠下功夫,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创新活动风险性高、投入成本大,要遵循科技创新客观规律,完善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为创新发展解压松绑。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作风就是战斗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生态环境,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市上下要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以过硬举措、高效作风,统筹推进全市创新发展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用创新发展新成效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阳新征程,推动国省系列战略在资阳落地落实,充分展现资阳担当与作为。( 全媒体评论员)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