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市场监管局对新修订的《东营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解读

    一、修订背景、目的及决策依据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设置发生变化,各部门职责范围有所调整,市政府办公室2018年9月印发的《东营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去年5月,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参照《山东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健全完善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运行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修订了《东营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起草过程

根据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去年6月份,完成了《预案》(征求意见稿)起草工作,先后征求了各县区食安办和市食安委成员单位意见,共收到修改建议6条,采纳4条,未采纳2条,对于未采纳建议向相关部门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预案》(送审稿),报市应急办进行专家审查,并根据专家审查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因市食安委调整为市食药安委,部分成员单位发生了变化,今年3月,再次征求了市食药安委成员单位意见,共收到修改建议5条,全部予以采纳。为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今年5月中旬,组织部分食品药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和食品监管执法专家进行了论证。同时,还报请市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

三、修订前后的主要变化

一是预案名称由《东营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改为《东营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与总体预案保持一致,预案中涉及名称的部分一并进行了修改。

二是参照总体预案和编制要点对目录和各模块名称进行了规范,调整了相应模块内容。主要是将原第四部分应急响应和第五部分应急处置合并到第三部分运行机制中,将原第六部分应急保障拆分成应急保障和预案管理2部分,作为新预案的第四和第五部分。

三是按照机构改革后的单位名称进行了规范统一,将相关职责进行了调整。根据机构整合情况,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5个部门调整为21个部门,并将事件发生地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列为指挥部成员。

四是明确了预案演练及更新的时间要求。

四、主要内容

《预案》分六个部分,共22条。

第一部分“总则”共5条,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和事件分级。

第二部分“组织体系”共3条,包括指挥部设置、工作组设置及职责、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

第三部分“运行机制”共2条,包括监测与预警和应急响应及处置。应急响应及处置对事件报告与通报、事件评估、先期处置、分级响应、应急响应措施、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后期处置进行了规定。

第四部分“应急保障”共7条,主要包括对机制、信息、医疗、队伍、技术、物资经费保障和社会动员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部分“预案管理”共3条,主要是明确预案的制修订、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第六部分“附则”共2条,包括名词术语和预案实施。

五、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原文链接:http://www.dongying.gov.cn/art/2021/7/14/art_245895_1323.html

政策咨询电话:0546—8080271   8331232(东营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