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召开的全省2021年度中小企业运行监测暨“小升规”培育工作会上,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围绕企业“小升规”培育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上,成都市经信局总工程师代兰就成都市如何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升规入统机制,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工作举措作了详细的交流讲解。她讲到,成都市以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导向;以构建企业服务载体、融资渠道、发展路径为方向的工作格局。
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中小企业超95万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二。2020年,成都市中小企业的主体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8900亿元,同比增长3.1%,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50%以上;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6600亿元。2021年,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1-2月,成都市3000多户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550亿元,占全市的24%以上,增长近47%。
代兰总工表示,成都市狠抓“小升规”培育,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一是改善工作机制。将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协主席担任组长。二是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近年来,成都市出台了一揽子针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做到让“真金白银”“务实管用”。三是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重点领域,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市场服务、公共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认定扶持一批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渠道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成都市建设有企业服务平台120多个,年均服务中小企业10万次以上。四是实施企业精准培育。按照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实际需求,给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会上,达州市经信局副局长邓向东就达州市如何落实企业升规培育责任、形成升规培育合力、强化动态管理,增强服务保障等方面作了详细交流介绍。达州市近三年,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户以上。截止目前,达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已达到901户,2021年有望突破规上工业企业1000户。
邓向东副局长讲到,达州市为加强工业企业培育服务,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培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分解企业升规培育任务。每年年初将“四上一新”企业净增和“个转企”目标预期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及时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个月、第个季度、每个企业、每个项目上去,强力推动企业升规培育工作。二是强化沟通协作,形成企业升规培育合力。按照市、县(区)联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业企业升规培育强大合力。三是强化动态管理,确保企业升规培育有成效。提出以“要报数、先入统,要入统、先在库”的工作要求,分类别、按梯队建立小微工业企业名录库、“小升规”企业重点培育库、入统预备库,并实行监测调度、动态管理。近年来,达州市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运行监测,给企业“把脉问诊”,让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质企业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和新建企业加快入统,形成“四大梯度”培育措施。四是强化服务保障,打造企业优质服务环境。通过对规上企业的“一对一”精准帮扶,实行“专人专岗”“三帮三问三促”(三帮:帮防疫防控、帮政策兑现、帮向上争取,三问:问困难、问安全、问发展,三促:促满产、促转型、促环保),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培育中的具体困难问题,有力促进了规模企业量的增长。着力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切实保障培育企业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直接交易电量、富余电量、避峰填谷用电等政策,支持园区企业“打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补要素、补要点、降成本”系列组合拳,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引导小微企业积极申报入统,自觉自愿升规入统。
邓向东也提出,下一步达州将进一步加强企业运行监测,预警预判;进一步抓好企业升规培育工作,坚持升规企业量、质同跨越;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水平,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赋能增效。实现“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