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成都市地方志事业未来五年全面发展,根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第八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依法治志、坚持全面推进、坚持创新发展、坚持质量至上、坚持修用并举,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为成都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第二轮两级志书规划任务、抗震救灾志编纂任务;全面实施名镇(街道)志、名村(社区)志编纂,旧志与地方珍稀文献整理,方志馆建设,“数字方志馆”建设,地情资料建设与开发利用,志鉴精品打造,人才队伍建设等七大工程;基本形成地方志编修、资源抢救与保护开发利用、质量保障、信息化工作、工作保障等五大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完成第二轮两级志书规划任务和抗震救灾志编纂任务
1.全面完成《成都市志(1990-2005)》和区(市)县志(含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志)编纂出版工作。
2.全面完成成都市和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极重灾区《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及邛崃《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出版工作。
(二)推动实施地方志“七大工程”
3.实施名镇(街道)志、名村(社区)志编纂工程。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组)要求,2016年全面启动、2018年全面完成第一批30个名镇(街道)志、名村(社区)志编纂任务;2020年,完成第二批名镇(街道)志、名村(社区)志编纂任务。
4.实施旧志与地方珍稀文献整理工程。全面完成成都历史上首部大型地方珍稀文献丛书《蜀藏》(800册)整理出版工作;全面完成《巴蜀珍稀乡土志汇刊》《巴蜀历史地图》《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珍本汇刊》《珍本汇刊》《巴蜀珍稀家谱族谱汇刊》等整理出版工作;影印出版历代成都旧志;各区(市)县要全面推进区域内旧志与地方珍稀文献整理出版工作。
5.实施志鉴精品打造工程。按照中指组“中国志书精品工程”和“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打造“堪存堪鉴”的志鉴精品;全面推动部门、乡镇(街道)、专业、特色志编纂工作。坚持以质量为重点,以年度性特点为关键,做好年鉴规范与创新工作;推进年鉴编纂转型和出版转型升级,出版简本、英文版综合年鉴,全面推进部门、乡镇(街道)、专业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建立年鉴数据库,同步推出网络年鉴,逐步实现在线编鉴。
6.实施地情资料建设与开发利用工程。认真贯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4月25日夜间视察宽窄巷子的重要指示,组织编纂《成都风土人文丛书》,中心城区2016年启动、2017年完成,其他区(市)县2020年完成。市和区(市)县要制定资料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地域内家谱族谱、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文化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抢救整理;区(市)县要全面实行资料年报制度。围绕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发掘方志资源,开展专题调研,为党政机关提供资政服务。加强方志成果转化,编纂简志、图志、概览、史话、大事记等系列地情读本,开发方志音像制品,全面推进方志成果进基层、进课堂,扩大方志文化影响力。
7.实施方志馆建设工程。按照“成都概览、地域文化、杰出人物、方志成都、多媒体阅览”等五个功能区,突出“编修、收藏、研究、开发利用”功能加快成都市方志馆建设。2020年,实现区(市)县方志馆全覆盖;方志馆要不断丰富馆藏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成为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地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实施“数字方志馆”建设工程。根据中指组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志办)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市本级按照“检索历史、感知现实、预测未来”的总目标,继续抓好全国首家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字方志馆”建设,完善在线修志、门户网站、虚拟方志馆、非结构化数据检索功能,努力建立大数据运算系统,基本实现智能推送,推进编纂系统智能化。区(市)县要按照中指组、省志办和市上的统一要求,加大“数字方志馆”建设力度,至2020年,基本实现市和区(市)县两级地方志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9.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按照“建设一支与成都特大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的专业化、职业化的修志队伍”的总体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取送学和在职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专家型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在地方志机构建设与管理、修志用志、地情文献整理、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成都市地方志学会作用,加强方志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办好《中国方舆》,培养一批学术性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法制保障
制定成都市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修订)实施办法;积极配合市和区(市)县人大加大对地方志法规的执法调研,依法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志工作法定职责,确保依法治志落到实处。
(二)制度保障
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切实做到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将志鉴编纂进度和质量、方志馆和“数字方志馆”建设、资料年报报送、年鉴编写单位图文报送等纳入目标督查。
(三)质量保障
健全修志编鉴业务制度和主编(总编)责任制,修订完善《成都市地方志书编纂规范》《成都市年鉴编纂出版规范》,建立健全志鉴质量保障体系。
各区(市)县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要对本纲要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