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建材及非金属矿市场呈现“水泥价格筑底、玻璃偏弱运行、矿产品分化”格局。水泥行业受需求疲软及错峰生产影响,价格低位震荡;玻璃市场因供应压力及需求不足,价格延续跌势;而纯碱、石英砂等矿产品价格受成本及供需影响表现分化。
水泥市场低位震荡
价格表现: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315元/吨,较5月上旬持平,但华东、华南地区部分企业暗降促销。
驱动因素:需求疲软:1-4月全国水泥产量5.8亿吨,同比下降9.2%,新开工项目减少导致需求萎缩。
供应压力: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58%,同比降4个百分点,但库存仍处高位(70%以上)。
错峰生产:多地延长二季度错峰停产时间(如江苏停产20天),但效果有限。
玻璃市场延续跌势
价格表现:5mm浮法白玻全国均价1650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2.4%,沙河地区报价1480元/吨,领跌全国。
驱动因素:供应过剩:在产日熔量17.2万吨,同比增3%,冷修不及预期。
需求不足:深加工企业订单天数14.5天,环比减少0.5天,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
成本坍塌:纯碱价格下跌导致玻璃成本下降,企业挺价意愿减弱。
矿产品市场表现分化
纯碱:重碱主流价1950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3.0%,因远兴能源新增产能释放,供应压力加大。
石英砂:高纯石英砂(4N8)报价4.5万元/吨,持平,因光伏坩埚需求稳定,且环保限产导致供应偏紧。
石灰石:华东地区出厂价80元/吨,微跌1.2%,因水泥需求不足拖累价格。
核心逻辑
水泥:需求端改善需依赖政策刺激(如专项债发行加速),短期价格或维持底部震荡。
玻璃:供应端需更多冷修以缓解压力,价格下行风险仍存。
矿产品:纯碱等大宗商品受产能扩张影响价格承压,而石英砂等小品种因需求刚性及供应约束表现偏强。
后市展望
水泥价格或逐步企稳,关注基建项目落地进度。玻璃市场需警惕产能出清速度,建议深加工企业按需采购。矿产品市场需关注环保政策对供应的影响,高纯石英砂等品种或维持强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