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能源与建材市场呈现“原油高位震荡、水泥价格探底回升”的分化格局。国际原油价格受地缘政治冲突、OPEC+减产及需求复苏预期支撑,延续高位震荡;而国内水泥市场则因基建需求边际改善、错峰生产政策执行及成本抬升,价格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
一、原油市场:地缘博弈与需求复苏交织,价格高位震荡
今日WTI原油期货报61.02美元/桶,较月初上涨4.5%;布伦特原油期货报64.87美元/桶,持平。价格波动核心逻辑包括:
地缘政治扰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红海航道安全风险加剧,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推升风险溢价。
OPEC+减产支撑:OPEC+维持220万桶/日自愿减产至2025年底,叠加沙特额外减产50万桶/日,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
需求复苏分化:美国汽油需求同比增长3%,但中国炼厂开工率降至72%,欧洲柴油需求同比下降2%,需求端呈现区域性分化。
短期来看,原油价格或维持60-65美元/桶区间震荡;长期而言,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计达1.8%,非OPEC+供应增速2.2%,供需缺口收窄或限制价格上行空间。
二、水泥市场:基建需求改善与错峰生产共振,价格企稳回升
今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报325元/吨,较月初上涨1.8%,其中华东地区涨幅达3%。价格企稳核心逻辑包括:
基建需求边际改善:1-4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6.5%,高速公路、水利等重大项目开工率回升至75%,水泥需求环比增加10%。
错峰生产政策执行:20个省份执行夏季错峰生产,平均停窑天数延长至20天,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65%,供应端收缩显著。
成本端抬升:煤炭价格报820元/吨,较月初上涨3%,石灰石、矿粉等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成本支撑水泥价格。
三、未来展望:新能源替代与政策调控重塑能源格局
原油市场:需警惕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2025年产量或增至1350万桶/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年或达45%)对传统油品需求的长期冲击。
水泥市场:关注光伏玻璃、风电塔筒等新兴领域对水泥需求的替代效应,以及超低排放改造、碳交易市场对行业成本的影响。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