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新材料之一,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包装、纺织、电子等下游产业。2025年4月数据显示,华东、华南地区PET现货价格维持在6300-6400元/吨区间,较年初上涨约2.5%,主要受国际油价与原料成本双重驱动。
成本端:原油与PTA价格联动效应
国际油价是PET价格的核心变量。2025年2月沙特阿美CP报价显示,丙烷、丁烷价格较上月上调10美元/吨,推动LPG(液化石油气)基差走强。同时,PTA(精对苯二甲酸)作为PET的直接上游,其05合约收盘价突破7400元/吨,较年初上涨5.2%。以英力士、逸盛新材料为代表的PTA装置重启,导致亚洲PX(对二甲苯)负荷率维持85%以上,进一步加剧原料供应紧张。
需求端:下游复苏与替代品竞争并存
PET下游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包装领域因电商物流增长,瓶级PET需求量同比提升8%;但纤维级PET受涤纶短纤价格拖累,开工率仅72%。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基PET技术突破对传统市场形成冲击。例如,万华化学在山东建设的10万吨/年生物基PET中试装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其原料成本较化石基PET低15%,可能重塑行业格局。
产业链博弈:加工费压缩与库存策略
当前PET行业平均加工费已压缩至800-900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12%。龙头企业通过期货套保锁定成本,如恒力石化利用大商所PTA期货合约对冲风险,2025年一季度套保收益达1.2亿元。中小型企业则面临更大压力,部分产能退出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展望:双碳目标下的价格韧性
随着“双碳”政策深化,PET行业面临两极分化:
高端化方向:功能性PET薄膜(如光伏背板基膜)需求激增,价格较普通PET溢价30%以上;
循环经济:rPET(再生PET)市场扩容,2025年国内回收量预计突破400万吨,但受限于分拣技术,其价格波动率较原生料高20%。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