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寒假,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 “实践致学 6.0” 寒假社会实践团,在丁云哲和宋玉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这支由 16 名成员组成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等多个不同学院 ,秉持着 “实践致学,科普入化” 的初心,围绕 “科技赋能化工,探索产业未来” 这一主题,通过企业参访、科技访谈、工业探秘及科普教育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在化工行业展开了深度探索。
1 月 13 日,实践团率先走进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人工智能(AI)与化工行业交叉创新的探索之旅。深势科技作为全球计算科学与智能技术的佼佼者,致力于借助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技术攻克复杂科学难题。企业技术人员热情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玻尔科研空间站,这个强大的科研平台融合了 DPA、Uni-Mol、Uni-RNA、UniFold 等前沿模型,为科研工作提供着超强的计算能力支持。在交流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 AI 在化工模拟计算、材料设计、新药研发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对 “AI for Science” 这一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们亲眼目睹了人工智能如何加速科学研究进程,也深刻认识到 AI 技术在帮助化工行业降低实验成本、提升研发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这让成员们意识到跨学科交叉对化工行业变革的关键意义,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探索指明了方向。
1 月 14 日,实践团马不停蹄地前往中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探寻数字化技术为化工行业带来的赋能变革。在中化信息,实践团先参观了中国化工博物馆,这座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化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之后,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化信息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智能制造技术助力行业转型的。比如,通过大数据优化供应链管理,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源消耗显著降低,这些技术为化工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筑牢了根基。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当天下午,实践团来到在微反应技术和连续流化学领域深耕多年的欧世盛科技有限公司。在实验室参观环节,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微反应技术在制药、精细化工、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与企业研发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企业专家介绍了如何利用连续流技术实现化学反应的精准控制,这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降低了污染排放。这场交流让实践团成员切实体会到,传统化工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而微反应技术正是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燃料电池作为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备受瞩目。为深入了解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实践团特邀大连理工大学化博 2403 王德生进行深度访谈,围绕 “一体式燃料电池” 的发展背景、应用场景、技术挑战及未来趋势展开热烈讨论。访谈中,王德生详细介绍了燃料电池在航空航天、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军事等领域的应用,着重强调了其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关键作用。成员们还了解到,一体式燃料电池相较于传统燃料电池,具备更紧凑的系统设计和更高的能源转化效率,但同时也面临着材料耐久性不足、制造成本较高等技术难题。通过这次访谈,实践团成员对新能源技术的挑战与机遇有了更透彻的认识,也引发了他们对于如何运用自身学科背景助力绿色能源发展的深入思考。
2 月 16 日,实践团走进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腈纶化工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工业探索之旅。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丙烯腈生产装置区,亲眼目睹了化工生产的复杂流程,深切感受到精细化工制造的严谨与精细。随后,他们步入工厂总控室,观察现代化的数字监控系统是如何实时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的。最后,成员们参观了尾气与污水处理装置,了解到工厂运用先进环保技术实现污染物高效处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举措。这场工业实践让成员们成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也深刻理解了化工行业在追求高效生产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平衡点。
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实践团成员还积极投身科普教育活动。2 月 17 日,实践团在大连理工大学组织了一场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体验课堂,特别邀请了华昌社区义务托管班的 6 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精心设置了 “校园大闯关”“职业初启蒙”“疯狂实验室” 三大环节。在 “校园大闯关” 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大连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充分感受大学文化的独特魅力;在 “职业初启蒙” 环节,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丰富的学习经验,向孩子们生动介绍了不同学科与职业的紧密关系,帮助他们初步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而在 “疯狂实验室” 环节,孩子们在成员们的耐心指导下亲身体验化学模拟实验,真切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与魅力。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这场沉浸式的科普体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人工智能、数字化化工、新能源、工业制造及科普教育等多个重要领域,为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探索空间。从深势科技的 “AI for Science”,到中化信息与欧世盛的智能制造;从燃料电池专家访谈,到抚顺石化的生产实践,再到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课堂,团队成员在每一次的参访与交流中,不断拓宽视野、深化认知。
未来,“实践致学 6.0” 实践团将继续秉持探索精神,积极投身实践。在科技与产业、科普与教育的交汇点上坚定前行,为推动化工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青春智慧,积极向社会传播科学精神,助力国家科技强国建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