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已至,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又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棉花进口有何变化?在旺季来临之前,纺织企业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未雨绸缪?我们综合了相关机构的信息,为您整合热点分析。
一、2024 年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政策分析
2024 年 7 月 31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2024 年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总量为 20 万吨,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限定用于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与往年相比,本次发放数量为近年来最低,发放时间与 2020 年、2023 年变化不大。
此次政策体现出较强适应性和精准性。国内棉花市场今年二季度以来较为低迷,下游纺织市场产销不佳,国产棉销售缓慢,棉花价格承压。部分外向型纺织企业对进口棉有需求。此次发放数量少,是顺应市场形势,防止对弱势棉花市场进一步打压。在操作层面,延续申请条件,保障真正用棉主体需求;限定贸易方式,重点满足外向型纺织企业出口需求,减少对国产棉消费冲击。
(一)对棉价的影响
短期:数量低于预期且限定加贸,或提振情绪,利多棉价。
中期:新年度全球预计棉花丰产,消费复苏缓慢,库存累积,棉价依旧承压。未来潜在利多可能来自需求端,需观察 8 月中下旬需求旺季情况。
(二)对内外价差的影响
数量少且限定加工贸易方式,内外棉价差收敛驱动不强。8 月 2 日,郑棉主力合约收于 14160 元 / 吨,跌 15 元。
二、2024 年上半年棉花进口量同比激增,进口来源结构有所改变,巴西棉占比居首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截至 2024 年 6 月份中国年内累计进口棉花 179.4 万吨,同比增加 213.0%。其中 6 月份进口棉花 15.5 万吨,环比下降 40.3%,同比增加 86.9%。虽然 6 月份进口环比下降,但同比增幅依旧令市场关注,这也是自今年 1 月份以来,连续 6 个月进口量保持同比增长。
2023 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棉花来源占比排名前三的是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但 2024 年巴西棉占比上升,澳大利亚占比下降,排名前三地区是巴西、美国和印度,所占比例分别为 45%、39%、4%。进口巴西棉占比明显提升,且从去年第二位跃升至第一位,这在历年进口结构中从未出现。历年来,进口美棉占比都曾遥遥领先。
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巴西棉质优价廉,深受国内消费端青睐;另一方面,巴西国内产量的持续增长,也对其出口规模起到了较强支撑。据 USDA 最新预测,2024/25 年度巴西棉产量或达到 364 万吨,同比增加 15%,较 2021/22 年度增加 54%。
综上所述,2024 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棉花数量增长明显。首先在很大程度弥补了本年度棉花减产带来的影响,使国内棉花供应得到了有效补充;其次,上半年终端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也为棉花进口提供了一定支撑;再者,部分纺织企业外贸订单对原材料存在特定需求,来自不同地域的进口棉可与国内棉花互补,满足下游市场对不同层次原料的要求。
展望下半年,国内纺织企业盈利空间有限局面下,整体需求或难有明显增长。所以中国对外棉需求重点或更侧重性价比优势。此外,美棉丰产预期浓厚,且美棉优良率提升,或再次使美棉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尤其是 7 月份 ICE 期棉跌破 70 美分 / 磅后,美棉性价比也有明显提高。预计下半年中国进口美棉占比或回升,全年进口巴西棉占比能否继续保持首位有待观察。
三、织造行业开机率连续下降
近期纺织品、服装出口也不畅,织造行业开机率连续下降。即将进入传统纺织旺季,虽刚需订单仍存,但整体单量有限,大单依然缺失,市场整体依然小单、散单为主,或对上游原料涤纶长丝工厂库存再次产生压力。
终端织造工厂坯布样本企业库存天数上涨,较往年同期仍有差距,工厂内清库意愿增加,多数工厂开机率不足一半,仅在低位维持生产,原料备货多按单采购下,市场库存生产意愿较往年明显下降。但市场整体淡季气氛延续,预计下周织造厂商库存仍有再次上行预期。
四、推动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和绿色发展
7 月 2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将统筹安排 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媒体报道称,该政策的实施有望推动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和绿色发展。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出台,对于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绿色发展和消费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纺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内外棉价震荡下行,全球棉花市场供需宽松。国内外产区天气较好,美棉产量预估大幅增加,国内市场供需也宽松。需求方面,美棉出口销售净减,我国棉花工商业库存下降但纱线和坯布库存攀升,纺企累库,服装出口跌幅扩大,内销转跌,秋冬订单少量下达。美棉签约强弱不一,郑棉销售基差稳,棉纱市场订单不足。短期棉花价格或小幅反弹,但中期棉价仍承压,需持续关注市场变化。
不过行情启动之前,在政策利好支持下,企业可以加大大规模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与技能提升,以等待旺季到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