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北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全力推进,从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基础设施、推动模式应用、重点行业推进、提升发展质量五个方面全力推进,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河北力量。
一、发挥产业优势,河北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河北省是传统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形成了钢铁、装备、石化、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全省有工业企业 37.3 万余家,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丰富。“十四五”以来,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指数由“十三五”末的全国第 14 位提升至 2023年底的全国第 11 位;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 32% 提高到 63.7%,居全国第 4 位;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到 24.8%,连续三年居全国第1位。 (一)融合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构建 河北省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建成并开通的 5G 基站达 19 万个,总量居全国第 7,实现“双千兆”网络在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全覆盖。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6 个,接入企业 2065 家,累计标识注册量4.3亿个。9 个项目入选国家《2023 年 5G 工厂名录》,数量居全国第 8 位。构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 329 个,连接工业设备 1034 万台(套),服务企业 14.3 万家,遴选认定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17 个,其中 2 个平台入选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 84 个可推广可复制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案例,在全省进行宣传推广。2023 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居全国第 6 位,平台服务效能持续释放。强化安全体系,上线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平台,入选全国首批工业信息安全指数评价、工业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试点省、网络安全保险试点省,获评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成效突出地区,5 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第 1 位。2022、2023年工业信息安全指数均为全国第 1,形成区域示范效应。 (二)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 河北省聚焦钢铁、装备、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按年度印发工业互联网促进数字化转型导向目录,明确重点支持方向,引导企业围绕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 6 大新模式应用,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1132 个、投资额达 312 亿元。一批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和案例涌现,遴选省级试点示范项目 200 项,认定 77 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工厂,省级财政支持资金超1.14亿元。96 个项目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类试点示范和典型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5 家企业入选“数字领航”企业,数量全国居第 1 位;中信戴卡获评“世界灯塔工厂”。此外,唐山入选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石家庄、唐山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河北省通过试点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实施“十万企业上云”行动,组建了 102 家服务商的上云资源池,推出 262 个云产品和云服务,加快引导企业上云用云。截至目前,河北省上云企业达 9.7 万家,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24.8%,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1。 (三)重点行业场景应用率先突破 河北省以环保绩效创 A 为目标,推动原材料行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印发了《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指南》,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全国首个钢铁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试点省。4 个案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 年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第 3 位;全省环保绩效 A 级企业达 84 家,其中钢铁 39 家,数量全国第 1。河北省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推动装备行业智能化改造,长城汽车建设了全国首个 5.5G 智能工厂,搭建了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链上企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3 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9 个工业场景获评优秀智能制造场景。以“数字三品”建设为抓手,推动消费品行业数字化升级,制定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举办全国首届数字“三品”创新发展大赛。 (四)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 河北省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河北分联盟,设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创新中心,组建省企业上云供给资源池服务商、省工业信息安全服务支撑队伍,提升本地化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申请获批创建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推动三地共同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并积极举办多场京津冀供需对接活动,发布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图谱,加快建设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生态。华为、阿里、金蝶、海尔、麒麟、统信等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河北落地,河钢数字、联通产互等一批本地企业茁壮成长,“外引内培”发展逐渐深入。推动张家口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建设,全省建成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 33 个,已投运标准机柜 73.4 万架,运营服务器规模约390万台。廊坊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智算中心上线运行,全省算力规模居全国第 4 位,算力支撑能力稳步提升。2024 年 1—7 月,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 347.9 亿元,同比增长 36.5%,增速居全国第 1 位。 (五)转型发展生态体系逐步健全 河北省制定出台了《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河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企业上云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措施,出台了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领跑者”企业发展等具体政策,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政策体系,省、市、县一体化推进机制初步形成。扎实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和贯标,累计为 3 万余家企业提供了诊断评估报告,开展了全国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评价、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设备上云、DCMM 评估等标准宣贯试点工作,定标领航、以评促进,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组织了 177 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覆盖194 个园区和产业集群,对接服务 8500 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 600 多项,活动规模居全国第 3 位,发展生态全国领先。以“工业互联网”为主题高质量举办 2023 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布研究成果 39 项、创新成果665 项,签约产业合作项目 179 项,现场观展人数超 40 万人次,线上观看达 1.21 亿人次,成为折射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载体。 二、立足典型场景,谱写数字赋能产业转型的“河北篇章” 河北省立足新阶段新要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省委十届六次会议部署落地实施,将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从“点、线、面”出发,强基础、建平台、优服务、促供给、保安全,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为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在“点”上树标杆。面向行业龙头企业,“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开展数字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一厂一策”开展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面向中小企业,“一业一策”推动“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一市一策”推动石家庄、唐山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二是在“线”上育场景。“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升级,培育“平台 + 产业链 + 供应链”融合创新模式,打造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示范平台,完成全部链主企业和链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围绕“一链多场景”融合创新应用,以钢铁行业场景数字化入手,制定链式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典型应用场景,实施一批新模式新业态试点示范项目。 三是在“面”上创示范。围绕园区、产业集群实施数字化赋能升级工程,“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加快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平台 + 园区”“标识 + 园区”融合创新模式应用,打造一批省级先进数字园区;发展“平台 + 集群”融合创新模式,培育共享工厂(车间),打造一批以“共享智造”为核心的智慧集群。 四是全面构建转型生态。全面提升网络、标识、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建设一批“产业大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搭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队伍。制定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典型场景指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场景指引、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指引等工作指引,出台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开展两化融合诊断评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加快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培育一批软件园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场景应用。落实工业信息安全分类分级、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制度,完善工业信息安全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河北省将继续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全过程,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健全推进机制,细化配套举措,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