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融合创新赋能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也指出企业在科技创新进程中应担当主体责任。中国联通聚焦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责,勇当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全力服务国家战略。贵州联通在中国联通的指引下,充分发挥数字融合创新优势,紧密结合贵州发展需求,助力贵州经济转型升级,助力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新优势,为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贵州而言,积极把握这一趋势,借助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构建新优势,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贵州联通积极发挥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为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

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网络根基。贵州联通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技术在贵州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化共建共享,持续拓展5G网络广度和深度覆盖,目前5G基站已达3.6万站,5G行政村覆盖率达55%;4G基站达10.13万站,4G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同时,千兆宽带精品网加速推进,城区和乡镇覆盖率分别达97.5%和100%,政企精品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这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贵州的通信水平,更为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构建数据高地。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布局,贵州联通完成全省“1+1+9”数据中心布局,打造贵安+观山湖“国A级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及9个市州城域边缘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全省标准机架数达到1.14万架,算力规模达80PFlops,存力规模达到63PB。统筹算力、存力、运力建设,持续加快贵安智算枢纽节点建设,强化算电协同、算网协同,在贵安建设好“算力自主可控示范项目”与“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两大重点项目。启动“新八纵八横”光缆建设,目前已完成贵阳—广州G.654.E光纤,打通了国家南部数据大通道直连链路(贵州枢纽至粤港澳枢纽),投产后单向时延预计由8.2ms优化至6.2ms左右。互联网带宽由4800G扩容至6900G,直联省/市由11/16个提升至14/20个,单向时延在3~18毫秒之间。这些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贵州的数据处理能力,更为贵州成为国家算力中心和智算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算力基础设施的布局,推动了贵州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和使用,促进了贵州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构建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支撑贵州数智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贵州联通与贵州大学等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这些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提升了贵州联通的技术实力,更为贵州的数字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技术融合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对于贵州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联通凭借数字技术优势,积极主动服务贵州发展战略,为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贵州提升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助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参与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升级。贵州联通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中心为品牌抓手,围绕“3533”六大重点产业基地,聚焦“龙头”“专精特新”两大客户群体,打造“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第一品牌”。在服务资源精深加工、综合能源、富矿精开、酱香白酒、航空航天及先进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集群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在资源精深加工方面,与磷化集团在“数字化集成实施辅导”“运营调度平台”等项目中紧密协作,充分发挥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为磷化集团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信息化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在综合能源方面,按照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要求,为贵州能源集团、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等能源头部企业打造5G专网、AI视频分析、UWB精确人员定位、网络安全、皮带巡检机器人等场景应用,有效提高企业生产作业本质安全。在矿产资源领域,“富矿精开”成为贵州矿业发展的新理念,按照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政策指引,打造全省智能煤矿建设应用案例20余个,包括贵州省首套井下5G通信网络、首个5G万兆环网、首个5G+智能巡检机器人、首个5G+三机配套远程控制、首个5G+UWB精确人员定位等应用,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率,助力煤矿迈入智能化、智慧化矿山行列。在酱香白酒方面,贵州联通成功承接“i茅台公有云服务项目”“茅台十四五技改项目”等多个服务项目,全力研发“贵州习酒包装产线AI视觉精准识别检测系统”,打造酒行业标杆案例,推动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在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领域,成功实施首个军工5G示范项目——“航天江南5G+MA示范产线”,稳定落地“中国航空工业基于RFID的信息收集管理项目”“航天新力科技5G专网项目”等多个标杆项目,为制造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这一系列项目的成功实施,贵州联通不仅对贵州“六大产业基地”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贡献了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围绕贵州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贵州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贵州联通积极推进5G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联通已形成35个元景行业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经济运行、信息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成效明显。贵州联通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在磷化云、茅台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资源加工、材料、酿造、能源、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正在加快元景行业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与航天电器共同建设了贵州首个工业领域大模型应用。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为贵州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围绕地区优势产业,推动数智化和绿色化融合。重点围绕能源产业、矿产资源、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业等优势产业,贵州联通积极推动数智化和绿色化融合。在能源产业领域,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能源生产和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在矿产资源领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矿产资源的智能化开采和加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高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结合,实现装备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引入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提高装备制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技术优化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在旅游业领域,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带动生产资料智能化,为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慧力量

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动生产资料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为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新机遇。贵州联通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资料融合,助力贵州企业实现生产资料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贵州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企业发展。积极落实“数据要素×”行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和海量数据优势,构建高质量数据集,为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基于大规模数据治理和服务实践,贵州联通打造了政务大数据平台、经济运行大数据平台等,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公共数据运营模式创新。在普惠金融方面,打造了贵州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能力提升项目(一期),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融合创新平台。在经济运行方面,打造了贵州省经济运行平台,助力全省产业发展监测服务,辅助政府决策。

数据驱动生产决策与管理优化,提高经营效率。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目前,中国联通元景经济大模型已在国家部委和多地政府应用,有效提升了人工智能辅助经济决策能力。贵州联通不断丰富行业大模型,适配更多场景和行业垂直大模型应用,强化常态化场景开放,提供更懂客户、更易定制、更加可信的人工智能工具,推动生产资料智能化,促进供应链各环节协同合作。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中,通过5G专网、AI机器视觉、大数据平台等先进技术的引导,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为传统产业企业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和管理手段,注智赋能。

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促进产业生态智能化融合。贵州联通利用数字技术带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间的智能化互动。工业企业智能化生产为农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系统,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农业数字化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资源,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服务业的创新又为工业和农业提供支持,形成智能化产业生态系统。贵州联通通过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这些智能化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为服务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资源。同时,服务业的创新也为工业和农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推动了贵州各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探索与实践中,贵州联通以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为引擎,不断赋能贵州新质生产力发展,书写着数字化时代的新篇章。新征程上,贵州联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坚决扛起央企责任,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