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工新材料创新突破:高性能聚丁烯-1与四元共聚聚乙烯薄膜专用料引领市场

随着中国对高端化工新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化工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近日,中国石化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分别是高性能聚丁烯-1(PB-1)和四元共聚聚乙烯薄膜专用料,这两项创新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还为相关行业带来了更优的选择。

高性能聚丁烯-1:塑料中的黄金

高性能聚丁烯-1被誉为“塑料中的黄金”,因其优异的耐蠕变性、耐应力开裂性和冲击性能而备受瞩目。这种材料制成的管材可以在90至95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和不结垢特性,并且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北化院联合攻关团队自2010年起开始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攻克了多项科学技术难题,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贯通。2022年2月,镇海炼化成功开车生产高性能聚丁烯-1,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四元共聚聚乙烯薄膜专用料:透明性与强度的新高度

天津石化则推出了四元共聚聚乙烯薄膜专用料PE-LF131-8,这是一种含有较多α-烯烃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其密度低、结晶度小,除了具备优异的抗冲击性和良好的柔韧性外,还拥有超高的透明性。与传统聚乙烯相比,四元共聚聚乙烯产品的吹膜雾度值显著降低,胶膜透光率大幅提升至85%以上。这一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并已在汽车内饰改性、特种密封、复合包装膜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终端制造企业对于高性能、环保型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促使国内化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此次中国石化的两项创新成果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为提升国内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中国石化将继续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满足更多行业对于高品质材料的需求,助力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