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星期四)15:00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女士,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海明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罗新军先生,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毅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林存瑛女士,共同解读《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马立新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马立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医养健康产业是以维持、修复和促进人的健康为目的,以医和养为核心特色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是涵盖全产业链条、全地域范围,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医养健康产业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自2018年第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规模效应持续攀升,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初步构建起了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动,整体走在全国前列。为科学谋划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个五年工作任务,省卫生健康委牵头起草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下面,我就《规划》主要内容及编制过程等有关情况向各位媒体朋友作简要介绍。
一、《规划》的起草过程。 为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医养健康产业,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8个省医养健康产业专班成员单位成立编制工作组,制定编制工作方案,按职能明确具体任务。自今年2月份起组织各市对前一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基线调查,赴济南、淄博、泰安、潍坊等地调研10余次,分片区组织省会、滨海、鲁南等地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代表召开座谈会,邀请国内医养健康、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论证指导。在认真学习借鉴国家和先进省市相关规划文件及经验做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已于昨日以省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2.3万字,分六个部分,包括基础环境、总体思路、区域布局、重点领域、主要工程、保障措施。这里介绍几个重点方面。 (一)关于总体思路。《规划》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内在要求,提出坚持推进健康强省建设这一条主线;聚焦产业高地与产业名品两个目标;锚定优势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重大产业项目三个抓手;构建产业发展“三极三圈五区全域”的四维区域布局;做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健康养老、医美抗衰老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创新能力突破、产业能级提档、人才梯队建设、质量品牌引领、绿色低碳促进、开放合作跃升六项工程;推动“医”“康”“养”“药”“中”“智”“融”七大重点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发展目标。按照医养健康产业实现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要求,力争经过新一轮五年发展,到2027年,形成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高地、智慧医疗高地、健康养老高地、医美抗衰老高地、中医药健康产品高地和多业态融合创新高地,实现产业规模、创新能力、集聚效应、发展环境四个新跃升。到203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规模和发展质效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高地和知名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全面形成优势集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 (三)关于区域布局。立足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依托各地医养健康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三极引领、三圈辐射、五区支撑、全域升级”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四)关于重点领域。聚焦“医”“康”“养”“药”“中” “智”“融”七大领域,加快培育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医”品质,优质化发展医疗服务;丰富“康”内涵,精细化发展健康管理;打造“养”圣地,品牌化发展养老养生;壮大“药”实力,集群化发展医药器械;塑强“中”优势,创新化发展中医中药;加快“智”应用,数字化发展健康产业;拓展“融”模式,跨界化发展新兴业态。 (五)关于主要工程。主要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创新能力突破、产业能级提档、人才梯队建设、质量品牌引领、绿色低碳促进、开放合作跃升“六大工程”,进一步推动医养健康产业提质升级、塑成优势。
三、《规划》的特色亮点。 一是高点定位、高位推进。《规划》着眼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全省医养健康产业优势领域,提出聚力打造“六大高地”,力争经过新一轮五年发展,产业增加值突破7000亿元,占GDP比重稳定在6.5%左右,形成3-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差异发展、突出特色。《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形成重点市引领、产业圈辐射、资源区支撑、全域化升级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聚焦齐鲁道地药材、医药器械、养老养生、文旅康养、健康食品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领域,打造一批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优质品牌。 三是数字变革、创新驱动。《规划》突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应用,重点规划了健康领域数字化变革主要任务、人工智能推广应用场景和智慧健康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医药流通等智慧健康新业态。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向旅游、健身、文化、美妆、食品等领域延伸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与健康生活新需求。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王海明
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在规划引领、项目支撑、资金支持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领。积极推动医养健康产业纳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科学指导,促进医养健康产业加快壮大发展。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银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相关责任分工》等文件,指导各市出台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二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在研究确定重大课题、领军企业、“雁阵形”集群时,优先支持医养健康项目,发挥平台带动示范作用。已安排省级专项补助资金8950万元,支持了省新旧动能转换医养健康类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6个;共遴选入库管理医养健康产业集群15个;确定36个医养健康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同时,在评选确定省重大建设项目和省重点项目时,优先将符合条件的医养健康产业项目纳入其中,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力度,支持项目建设。 三是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十四五”以来,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8.28亿元,安排省预算内资金5亿余元,支持了122个养老、卫生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申报工作,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613.98亿元,支持616个医养健康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四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医养健康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提高科研技术研发能力。先后培育中药配方颗粒共性技术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3家,推动创新药物加快发展。组织引导我省医养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密切部门配合,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积极推动医养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做好《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推进实施,科学开展年度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确保相关任务落实落地。 二是继续用好省重大建设项目、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等平台优势,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医养健康产业类项目纳入项目库,协调落实资源要素,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扎实做好项目筛选储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项目申报、争取和安排工作,加强资金保障,支持项目建设。 四是全力做好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工作,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经过前一轮五年的发展,全省医养健康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壮大,发展势头强劲,各地优势特色日益明显,为今后五年打造产业高地、做强做大优质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五年,我们将在各地各领域全面布局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增长极,立足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依托各地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构建起“三极引领、三圈辐射、五区支撑、全域升级”的发展格局,着力引导产业集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一是“三极引领”。济南市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美抗衰和医药流通服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生命科学中心和智慧医药流通基地。青岛市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体育健身和康复保健,打造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特色生物医药、康复产业湾区。烟台市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康养文旅、中医中药,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高地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 二是“三圈辐射”。省会现代医药产业辐射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聚焦现代医药工业、中医药老字号、体卫融合等重点领域,向北联通京津冀,向西辐射黄河流域,打造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先导区和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基地。胶东海洋健康产业辐射圈包括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市。聚焦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养生旅游等重点领域,向东辐射日韩以及东北亚地区,壮大生命健康、高端医疗装备制造等“雁阵形”集群和现代医药贸易集聚区。鲁南生态康养产业辐射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聚焦健康养老、中医药、生态养生、健康文化等重点领域,向南联通长三角地区,打造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集聚地、养生养老绿色生态区,构筑鲁南全景康养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是“五区支撑”。依托齐鲁道地药材、特色药材优质产区,突出中医药在医养健康领域的独特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鲁中南山区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发展金银花、山楂、丹参等中药材品种;黄河三角洲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发展薄荷、皂角、板蓝根等中药材品种;鲁西南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发展丹皮、芍药、麦冬、半夏等中药材品种;胶东半岛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发展西洋参、太子参、北沙参等中药材品种;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种植养殖区:重点发展芡实、荷叶、芦根、白茅根、水蛭、蟾酥等水生中药材品种。 四是“全域升级”。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在总结提炼前一轮发展经验和深入征求各市意见基础上,发挥好济南、青岛和烟台三极引领作用,为其他13市逐一明确了产业定位和突破领域,支持各地培育打造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提升全省医养健康产业整体质效层级和品牌影响力。
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 张志毅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加强对失能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在重点推进的工作。下一步,省民政厅将认真抓好《规划》落实,围绕失能老年群体照护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实”兜底养老服务。落实特困老年人供养制度,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做到愿进全进、应养尽养,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稳定在60%以上。在保障特困老年人基础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对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照护服务,对有意愿入住机构的困难失能老年人进行补贴,满足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需求。 二、做“优”专业养老服务。聚焦社会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优先支持新增护理型床位,提升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0%以上。聚焦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加大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供给,鼓励单独建设认知障碍照护机构,或在养老机构中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自理能力训练、社会融入参与等专业服务。 三是做“活”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质增效工程,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服务设施,努力为广大老年人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十四五”期间改造13万户,继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功能,推动发展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床位”,推动专业照护服务向老年人家庭延伸。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 罗新军
医养健康产业是我省确定的“十强产业”之一,医药产业是医养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作为医药大省,深入实施医药产业链“链长制”,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一体化协同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医药产业规模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药用辅料、药包材和制药机械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省医药工业规模占全国十分之一,2022年获批医药新产品132个,12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百强,2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企业百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面向世界医药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突出全医药产业整体布局,持续健全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大力推进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培育打造先进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一是在研发创新上加力突破。推进医药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原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大创新产品,增强我省医药产业链创新驱动能力。 二是在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上加力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应用,提升医药研发效率。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化工厂建设,提高制药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在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上加力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及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优质企业,促进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稳步提升重点产品产能、扩大生产规模。 四是在打造医药产业集群上加力突破。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汇集资源要素,着力打造一批千亿级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成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制造中心和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五是在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上加力突破。加强医药产业上下游协作,推动药用包材、药用辅料等配套要素产业全面升级,增加新型和复杂产品的供给,补强研发外包服务,更好适应医药工业的发展要求。 谢谢!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 林存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山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求,强化要素集约,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康养旅游。 一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强化项目支撑,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遴选确定明水古城国际泉水旅游度假区等45个文旅康养类项目列入山东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联合省财金集团开展重点项目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对彩虹文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3个重点康养文旅项目总计给予1200万元股权投资资金支持。 二是推动开展创建活动。联合省卫生健康委评定宏济堂中医药文化旅游集聚区等8家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和13家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试点区,联合评定东阿阿胶康养旅游综合体等25家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含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开展2021年度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评价激励工作,确定济南市莱芜区等10个文旅康养强县,给予财政政策激励。为推动我省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中医药非遗传承和合理利用。建立健全传统医药类非遗四级名录体系,目前,我省拥有传统医药类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7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中医药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济南市宏济堂博物馆,聊城市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健脑补肾丸制作技艺展馆,青岛市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非遗展厅均在展示体验各地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按照《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联合省卫健委,不断拓展“融”模式,发展文旅康养新型业态,聚焦我省文化、旅游和中医药资源等优势,结合各地产业基础,提升和推广一批文旅融合发展区、康养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