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科学技术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工作要点》政策解读

一、背景意义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省、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和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措施、奋力突破,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为东营全面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二、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重点任务。分为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实施“三个十”科技攻关行动即“十大盐碱地创新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施高能级平台建设攻坚行动,推进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创新创业共同体提升建设质效。加强高端创新人才集聚使用,统筹各类科技计划和“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精准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参与实施新一批相关领域的黄河三角洲学者、产业领军人才遴选,设立1000万海外引才专项资金,精准引进发展急需紧缺的海外人才。

二是强化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开展“诊万、访千、育百”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50家、1400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行研发机构、研发项目两个备案制,梯度培育市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快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新设立科创基金2支以上,修订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打造东营特色的科技金融路演品牌。

三是持续强化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体系建设。加强孵化载体建设,强化科技孵化载体管理,推进黄三角农高区开放式大学科技园试点建设,支持东营高新区争创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建设科技大市场,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推进校企对接,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以上。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争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果转化中心在东营设立分支(联络)机构,建好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5家。

四是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深化区域科技合作,加强与京津冀、江浙沪、川渝等地区科技合作,深化油地资源共享。扩大对外科技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搭建外国专家联谊平台,布局建设外国专家驿站1处。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大型企业科技设施、科研数据等资源与中小企业共享共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五是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攻关,培育3-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解决3项以上盐碱地综合利用“卡脖子”技术,解决15项以上技术难题,推广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新组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3-4个,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专家基层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活动50次,培养一批本土农业创新人才。强化科技服务改善民生,围绕食药安全、污染防治、公共安全等社会民生领域组织创新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重点推进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绿碳创新研究院建设,建好CCUS省重点实验室,攻克绿色低碳共性技术难题5项。

第二部分,组织保障。分为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工作督查调度。实施好《东营市科学技术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督查调度办法》,切实发挥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实行清单化管理,坚持常态化调度,加强与上级部门之间、局内各科室之间的联动配合,切实增强工作实效性和协同度。

二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工作总结提炼,形成一批实施黄河战略典型案例,加大信息宣传力度,深度宣传推介我局落实黄河战略的具体举措、成效经验、典型做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政策咨询电话:创新创业指导科 0546-8386899

政策原文链接:东营市科学技术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工作要点

图片解读链接:一图读懂:《东营市科学技术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工作要点》解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