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文件解读
解读人: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红俊
一、《预案》修订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岛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青岛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岛市城阳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二、《预案》修订的过程
我区现行的《城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是2015年6月12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的。随着《食品安全法》的修正、《青岛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印发,新一轮机构改革后,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设置发生了变化,职能发生了调整,我区的《应急预案》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区食药安办参照《青岛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起草了《城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相关成员单位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评审论证,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了《城阳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便指导全区有序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三、《预案》修订的变化
本次预案的修订结合城阳区食品安全风险特点、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转变等最新情况,一是将组织指挥机制进行了调整。根据区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成员单位新增了行政审批局,减少了检察院、法院,重新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二是在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处置等方面按照最新法律法规要求和文件规定作了相应的修改,进一步优化了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流程等,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处置。
四、《预案》的主要内容
《预案》共分为十三章。
第一章“总则”。主要内容是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风险评估、事故分级、适用范围。
第二章组织指挥机制。主要内容是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第三章监测预测。主要内容是预防、监测、预测工作机制。
第四章预警。主要内容是预警分级、预警发布、预警响应、预警调整及解除。
第五章信息报送,主要内容是建立报告、举报制度、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时限和程序、报告内容及要求
第六章应急响应和终止。主要内容是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联动、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
第七章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原则、规范。
第八章后期处置。主要内容是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评估与总结。
第九章应急保障。主要内容是信息保障、医疗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物资和经费保障、社会动员保障。
第十章宣传培训与演练。主要内容是宣传培训、演习演练。
第十一章责任追究。
第十二章附则。主要内容是名词术语、预案的管理与更新、预案的实施
第十三章附件。主要内容是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标准。
政策咨询具体联系科室: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综合中心,联系电话:0532-67735157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