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更新将走“片区综合更新”这条路!还有这一系列政策利好

8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等9个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进行解读。《若干措施》明确,未来我省城市更新行动将着重突出片区综合更新,推动资源统筹、系统配套、一体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山东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城镇化率64.54%,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7300平方公里,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城镇化率增速放缓、增量空间约束等形势变化明显,迫切需要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以内涵提升为主,从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

《若干措施》立足更新片区资源统筹、系统配套、一体打造,从科学谋划论证、明确实施路径、严格项目管理、强化用地保障、拓宽资金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等6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推进措施。

《若干措施》明确,各市、县(市)要加快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城市体检制度,编制更新专项规划、加强调查评估,精准查找城市在开发强度、住有所居、公共服务、安全韧性等方面的问题原因。对涉及老街区、老厂区、老建筑的城市更新项目开展历史和工业文化资源调查,有效识别更新资源和价值,严防大拆大建。

片区综合更新改造所需资金量大、实施周期长、涉及主体多,需要在政府主导下,选择有实力、有诚信的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同时发挥策划、融资、建设、运营等各类企业优势专长,形成合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片区资源条件,分类采用TOD(公共交通引导)、EOD(生态环境引导)、SOD(社会服务引导)等多种引导方式,加强产业导入,引入工业旅游、城市漫游、餐饮民宿、文化创意、社区养老、培训健身、“互联网+”等新业态、新场景,一体化开发和更新改造,增强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

开展城市更新往往涉及对原有用地性质、规划等方面的调整、优化。《若干措施》明确,在严格执行用地政策、规划管理的同时,设置了零星建设土地与周边用地统一规划建设、“带方案供应”、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支持性制度,并规定详细规划中容积率、用地性质、建筑高度等可以适当调整的情况。充分尊重现有情况实际,设置了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格局风貌、街巷肌理、绿地率、建筑密度和消防安全水平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片区综合更新改造包括房屋改造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较多内容,不同类型项目盈利水平差异较大,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属于纯公益项目,需要搞好项目收益成本平衡,统筹资源进行“肥瘦搭配”,通过市场化运作、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此外,我省还提出鼓励产权人出资自主更新、资产证券化(ABS)、投资人+EPC、发行债券、金融机构和基金支持等多种融资渠道。

任海涛表示,下一步山东将聚焦聚力优化结构布局、提升功能品质、补齐设施短板、彰显风貌特色、促进产城融合等工作重点,指导各地认真抓好《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包括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强化前期工作,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构建更新项目全流程、全周期的实施路径,提高规划设计建造水平,加强各项要素保障等,干一片、成一片,推动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小规模、渐进式!

山东历史文化街区更新

将推微改造方式


8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等9个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进行解读。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若干措施》明确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要推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方式,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

在城市更新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周善东介绍,当前我省已编制完成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和20座历史文化名城、60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现了“省——名城——街区”三级保护规划全覆盖。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各地在实施城市更新中要严格落实保护规划要求,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严禁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突破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高度控制要求。

为确保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我省明确,对涉及老街区、老厂区、老建筑的城市更新项目,要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组织专家评估论证,按照《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要求,面积大于1公顷或涉及5栋以上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项目,专家评估论证结果要报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更新片区调查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实施方案、生成更新项目的依据。

在城市更新中要推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方式,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提高街区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消防安全水平,明确产业特色和转型方向,构建安全韧性、宜居宜业、美丽活力街区。要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此外,山东还将逐步实现历史文化保护智慧监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认真落实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制度,每年开展一次保护评估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确保具有保护价值的城市片区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将充分借助遥感影像、倾斜摄影、点云扫描等技术,积极探索名城保护“一张图”监督管理,逐步搭建全省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云上监管”。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END



监制:高健    运维:大众网
更多动态,请留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方网站
http://zjt.shandong.gov.cn/



往期回顾

 · 山东16个设区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  有效治理“城市病”

 ·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答记者问丨山东城市更新规划与机遇:通过“留改拆”等方式焕发城市活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