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15.05亿元高速公路网不断织密-招标采购导航网

    前4个月太原经济平淡数据背后的靓丽指标


    本报记者武永清


    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3%,前4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8%,受工业持续下滑拖累,太原经济开局低迷,第一季度 GDP 微增0.1%,不仅低于全省,也低于全国。


    如果不以 GDP 论英雄,在平淡的增速背后,却可发现一组组靓丽的数据,从中可听到太原经济转型的铿锵足音。增长分化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今年一季度及前4个月,太原经济结构分化态势越来越明显:一产平稳、二产大降,三产微增。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比下降,三产占比增长。目前,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已经占到了63.9%,与发达国家、发达城市差距越来越小。


    从更大时间跨度看,这一趋势已延续多年。第二产业占比从2012年的44.8%下降到2013年的43.6%,再到今年一季度的35.5%;服务业占比从2012年的53.6%,上升到2013年的54.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3.9%。一年时间,第二产业占比缩减了1.2%,第三产业占比扩大了1.2%;目前分化趋势更加明显,今年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占比大幅下降了8.1%,第三产业占比扩大了9.1%。


    削减煤炭、钢铁、焦化、水泥等过剩产能,必然导致工业下降,带动整体 GDP 的下降。由此看来,目前经济下滑是我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是转型必须经受的“阵痛”。从全省来看,在目前铁矿石、焦煤、焦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持续暴跌且无复苏迹象的背景下,一些工矿业占比超过半数的市尽管一季度业绩较好,但将进入持续的低迷期,经济下行压力将增大。我市主动调整、主动转型,压减过剩行业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潜力必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显示出来。


    削减过剩产能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今年一季度,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3天,同比增长18天。支出“转向”创新和消费成转型双翼


    今年一季度,我市最靓丽的数据是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30%。经济学上有个定律叫“路径依赖”,资源型地区往往是越调整,资源型经济占比越重,摆脱起来非常难。为了摆脱对资源的依赖,我市多年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从2005年至201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8亿元增长到近80亿元,增长近9倍。今年一季度,更是呈现出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太钢依靠科技创新,在全国钢铁行业整体亏损的背景下脱颖而出,逆市增长,带动全市钢铁行业增加值前4个月大举增长12.2%。


    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市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增13.2%,远远高于经济增速。


    一次分配增长,二次分配增长更快。今年一季度,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我市财政民生支出保障力度强劲:交通运输支出增长74.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7%,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9.2%,“一元菜”等惠民项目支出大幅增长。


    收入快速增长和分配更趋合理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6%,不仅快于经济增速,也快于收入增速。


    持续巨大的财政支持,必将促进全市创新驱动模式的加速形成。收入快速增长,也将带动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创新驱动和内需驱动“两翼”齐飞,不仅将带动我市走出经济低谷,而且将带动我市早日形成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克强指数”走高增速回升在望


    在 GDP 评估经济运行质量受到普遍质疑的背景下,人们更喜欢用“克强指数”评估经济增长质量。“克强指数”包括三大经济指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


    今年前4个月,我市“克强指数”三个指标全部回暖。用电量增长5.2%,增速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用电量同时增长。一季度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0.3%,前4个月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5.1%,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5%,增速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


    “克强指数”回暖,表明我市经济活动活跃,见底迹象明显,经济回暖指日可待。太原日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