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关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

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政策解读

解读部门:酉阳自治县文化旅游委

2023年5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印发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开局五年,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规划》集中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是“十四五”期间推进我县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也是我县加快建设文化强县和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的任务书。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酉阳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规划,对接县级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了《规划》。

三、主要内容

问1:《规划》的主要框架是什么?

答1:《规划》共五篇二十一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第一篇,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成就与不足,深入分析“十四五”期间发展环境,并提出发展定位和目标;第四章至第七章为第二篇,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强县明确主要任务举措;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为第三篇,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明确主要任务举措;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为第四篇,围绕打造武陵山区运动健康城明确主要任务举措;第十七章至二十一章提出通过转型发展理念和提升治理能力来保障规划实施。

问2:《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2:《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文化强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国际旅游枢纽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加快建成。

2025年目标:新增2个5A级旅游景区、13个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市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7个国家级非遗名录,创建中国阳戏文化之乡、乡村艺术之乡,建成乌江画廊和武陵山区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35年目标:期间成功创建国家级观星基地、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建成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国家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问3:《规划》提出了哪些具体指标?

答3:《规划》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县和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目标任务,制定了28个量化指标,与“十三五”期末相比提升明显。文化板块重点指标:万人均文化设施面积800平方米,较2020年增加160平方米;文化服务供给(活动)700次,较2020年增加100次;年万人均新增文献入藏量67册,较2020年增加41册;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至1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个数增加至30个;国家级非遗个数10个,较2020年增加7个;市级及以上非遗个数38个,较2020年增加10个;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个数4个,较2020年增加2个;文物保护智慧化率100%,较2020年提升80个百分点;广电覆盖率99.65%,较2020年提升0.06个百分点;标准化融媒体建设1个;获市级及以上奖励文艺作品数15个,较2020年增加3个;旅游板块重点指标:旅游产业增加值增加至4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比重提升至12%;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6000万人,较2020年增加4499万人;过夜游客总人数500万人,较2020年增加370万人;市级旅游度假区数量3个,较2020年增加2个;国家4A级及其以上景区数量15个;较2020年增加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较2020年增加1个;三星级及以上标准饭店3个,较2020年增加3个;级别以上非标住宿总量10个,较2020年增加7个;特色旅游餐饮店增加至200个;旅行社数量8个,较2020年增加5个;体育板块重点指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较2020年增加0.34平方米;村(社)标准健身场地覆盖率100%,较2020年提升6.1个百分点;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健身率50%,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95%,较2020年提升0.4个百分点;体育产业总规模2亿元,较2020年增加1.2亿元。

问4:如何打造全国文化强县?

答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传承和发展酉阳地方特色文化,实施文化铸魂、文化塑韵、文化传承、文化精品、文化惠民、文化兴业、文化厚德等7个工程,建成红色、土家、古镇、高山等4个文化产业示范区。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民俗文化生态圈、城市文化生态圈和数字文化生态圈,加快推进人文酉阳建设,打造全国文化强县、中国阳戏文化之乡、中国乡村艺术之乡。

问5:如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

5:坚持文旅融合基本思路,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旅游目的地建设,围绕乌江画廊、武陵风光、生态康养三大主题,构建一域两带三十景旅游空间新格局,落实五个一切,推动旅游理念、产品、业态、格局、营销、服务六个升级,提升酉阳桃花源品牌号召力,打造文旅融合领袖景区;实施江上养眼”“江岸养心”“山上养生工程,打造乌江画廊封面景区;发挥菖蒲盖气候生态优势和中国气候旅游县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优势,打造生态旅居引擎景区;发挥农业产业和民俗风情优势,提升龙潭古镇-酉水河旅游区,打造秘境悠游代表景区;发展红色旅游,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拓展城市游憩和康体功能为目的,打造山地中央生态公园;提升叠石花谷景区体验、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中国地质文化名村;以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升级峡江民俗风情旅游带;立足酉阳乡村资源,漫游田园风光,建设武陵山民俗旅游示范带。把酉阳建成乌江画廊和武陵山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基地、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

问6:如何打造武陵山区运动健康城?

答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发展和储备青年体育人才为目标,传承土苗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挖掘体育文化价值,打好体育牌,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体育使命。实施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抓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完善酉阳全民健身服务项目和基本标准,推动学校和社会组织两大阵地建设同步发展、互相支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产业体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