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政策我来讲,今天为我们解读政策的嘉宾是德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李淑华,欢迎李局长。
李淑华:谢谢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李局长将为我们解读《关于建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同机制的意见》,首先我们先邀请李局长简单介绍一下“三审协同”起草背景是什么,李局长……
李淑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局自2022年7月以来,积极探索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同(以下简称“三审协同”)机制创新试点建设,在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辅助,以社会审计为补充的“三审协同”工作机制上,取得显著成效。
主持人:请问李局长,“三审协同”具体指的是哪些机构或者主体?
李淑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为“三审”协同主体。
国家审计是指由我市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部门或单位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单位内设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单位本级及其下属单位所实施的审计。
社会审计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我市范围内接受单位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主持人:李局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文件起草过程及依据有哪些
李淑华:2022年7月,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三审协同”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结合国家审计项目,在全国率先从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组织资源、成果利用和审计整改等审计全流程开展了协同创新试点。同时,为充分突出内部审计“前置”地位,发挥内部审计“前哨”功能,我局在全国又率先试点了“审前告知”办法,被审计单位根据《审前告知书》的内容,提前几个月协同实施内部审计项目。“三审协同”改革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审计机关力量不足、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位内部审计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同时还引导社会审计在审计思路、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标准等方面与国家审计实现了衔接。
在试点基础上,我局坚持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协同主体、协同路径、协同机制建设等方面,在全国率先起草完成了《关于建立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协同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为精准把握法律界限,依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意见》进行了全面梳理,2022年12月,充分征求了省审计厅、南京审计大学等相关领导、专家教授的意见建议。1月3日,征求了市政协委员、社会审计机构代表的意见。1月6日,通过了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形成了目前的讨论稿。
主持人:请问李局长,政策执行的范围有哪些呢
李淑华:我市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部门或单位。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制定“三审协同”的意义和总体考虑是什么
李淑华:《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通过创新探索“三审协同”机制建设,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主持人:该政策有哪些创新举措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李淑华:《意见》为全国首个“三审协同”创新工作意见,构建“三审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既是我市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又是提升审计工作质效、促进审计全覆盖的科学探索,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的德州实践。
主持人:该意见发布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呢
李淑华:通过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辅助、社会审计为补充的“三审协同”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审计监督资源,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减少审计监督盲区,不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推动三大审计主体协同发展,促进国家审计向“研究型审计”转型,促进内部审计在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中更好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审计专业服务能力和审计业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审计全覆盖。
主持人:请见介绍一下该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吧
李淑华:《意见》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意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创新建立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辅助、社会审计为补充的“三审协同”工作机制,可最大程度地整合审计监督资源,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减少审计监督盲区。“三审协同”既可推动三大审计主体协同发展,促进国家审计向“研究型审计”转型,促进内部审计在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审计专业服务能力和审计业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又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第二部分包括三大方面内容,第1个方面,明确“三审协同”主体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第2个方面,从审计计划协同、审计项目协同、审计组织资源协同、审计成果利用协同、审计整改协同五个方面,明确协同路径及创新方法;第3个方面,主要从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对社会审计的报告核查和质量监督机制建设和发挥内部审计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等四个方面明确协同机制建设。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督导和加强纪律约束等3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主持人:请问李局长,保障措施和下一阶段工作如何开展
李淑华:下一步,我们要在全市范围内,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协同机制的意见(试行)》,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和审计项目尽可能的都要开展“三审协同”创新工作,今年争取在全国、全省率先创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经验。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审计机关将及时研究改进,切实提高协同创新效果。同时,我们计划修改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起草制定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质量监督相关制度办法,规范行业治理,推动社会审计机构执业质量不断提高,执业水平不断提升。
主持人:好的,感谢李局长详细的解读,我们下期再见
李淑华:再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