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郑煤集团公司紧紧围绕“1511”目标规划和“1+3”产业布局,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主动融入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拔节,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务虚促实提振信心
 
  3月7日、8日两天,集团公司党委召开工作务虚会,深入研判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找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问题,吸纳梳理,丰富完善,实现与集团公司既定安排部署目标规划完美融合。
 
  务虚会的及时召开,充分体现了群策群力、建言献策的民主务实作风。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泽阳说:“听了大家的意见建议,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感到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感到工作的思路更清了,相关意见建议涉及方方面面,要进一步研究论证提升,把务虚会上的内容转化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招。”
 
  经过20天的研讨酝酿,3月28日,在集团公司召开的干部大会上,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招出台:对集团公司管理机构进行优化,从顶层设计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保障煤炭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成立资产清理整合中心,盘活集团公司现有房产、地产、矿用设备等沉淀资产,使闲置资产效益最大化;在人员的选拔任用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推行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大力选拔使用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干部;对退居二线人员年龄、待遇政策作出调整,让所有干部职工享受到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满足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和业务拓展的需要。
 
  一系列务虚促实改革创新政策落地,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发展的短板,让广大干部职工看到希望,坚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科技助推主业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郑煤集团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泽阳强调:“要紧盯煤炭科技发展前沿,大力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开采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带动矿井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集团公司积极主动与煤炭相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沟通,学习掌握业内新技术,用科技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3月份,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佳绩不断。芦沟煤矿智能主运输系统及智能安全监测系统投入应用,全面助力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释放优质产能,单日产量突破3100多吨,创造该矿日产新纪录。新郑精煤公司顺利完成第二系统恢复工作,入洗煤量从每天5000吨提升到6500吨左右,进一步提升洗煤效率。郑州博威物资招标公司电子招标服务平台,在河南省投资集团中原招采平台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集团公司招标工作全面迈入电子化的新征程。白坪煤业公司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芦沟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相继通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验收,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开采,步入智能化发展快车道。
 
  集团公司及各单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小改小革,推广应用现代化掘进装备和新工艺新技术,白坪煤业公司、告成矿等单位,纷纷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随着智能化、自动化、电子化在集团公司煤炭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强了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为集团公司巩固发展煤炭主业提供强力支撑。
 
  三、拓展观念增强活力
 
  积极拓展集团公司非煤产业格局,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转型,立足内部、开拓外部,不断扩大外部市场占有率,瞄准高端市场创造更大效益。
 
  邀请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专家,对龙力水泥公司发展绿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进行专题探讨,把集团公司生产矿井的矿山修复综合利用及恢复工程纳入水泥生产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助推龙力水泥实现由基础产业向高端产业、前沿产业的跨越,由重资源向轻资源、跳出资源的跃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的延伸,由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产业的提升。
 
  开封两厂在西厂区筹建文旅项目,在东厂区探索开发康养、教育配套住宅项目,推进近郊低密度养老度假住宅社区项目建设。利用袁庄特种水泥厂及周边土地资源,建设郑州近郊低密度养老度假住宅社区群,打造新密市北区亮点项目。谋划海南五指山茶博园项目,融入五指山水满乡打造“茶文化小镇”建设规划,设计建设作为酒店、商业街配套项目的茶博园。    
 
  利用集团公司所属关闭矿井屋顶及沉陷区空地,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战鼓雷鸣起,厉兵秣马时。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1511”目标规划和“1+3”产业布局开展工作,奋力谱写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