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碚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章榕,看北碚如何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3月31日上午10:00-11:00,北碚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章榕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工作接受重庆市“互联网+督查”广播热线节目《周五面对面》专访,以下是访谈主要内容。


北碚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章榕

接受《周五面对面》专访


点击下方音频,回听节目


1

北碚区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着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五面对面》:北碚区历来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也在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搭建工业经济护城河。截至目前,北碚区在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章 榕:北碚区坚持探索智能化发展路径,目前已形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蔡家智慧新城、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紧抓建设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的契机,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软件及信息服务、芯片及IC设计等产业;蔡家智慧新城依托力帆科技、四联集团、重材院等企业,着力发展智能汽车、仪器仪表、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两江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依托京东方、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腾讯信息等平台,重点建设新型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支柱产业。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


2017年以来,北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规模以上企业持续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320家,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2年,八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19.35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制造产业的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67.6%、57.6%。


《周五面对面》: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北碚区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章 榕: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主要有三方面举措:


首先,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全力推动创新主体聚集。除了市级传感器重点关键产业园,我们还打造了西南大学科学中心,引进类脑芯片与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智慧生态物联网研发中心等重大科创项目。


截至目前,全区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27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1个,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0个,新型中小企业94家,累计评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62家,评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2022年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41个。


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传感器)


二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我们正努力打造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借助北碚与西南大学的校地合作机制,建设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北碚大学科技园等成果转化平台。同时,统筹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引育、孵化速度,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企业发展热情。


针对企业初创时期普遍缺钱的问题,我们组建了总规模为3000万元的北碚种子基金,已投优质项目5个,资金规模270万元。在全市率先设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已为6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7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帮助35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5.6亿元,引导商业贷款5.5亿元,有效缓解了85.23%科技型企业资金困难,企业政策满意度达97.73%。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我们研究出台了《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科技创新大文章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了让这些政策真正落实落地,我们先后走访上百家企业,推动落实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税前100%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城市建设配套费全免等政策。


四是优化创新载体布局。在水土高新园,我们将重点发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优势,进一步推动中科院大学重庆学院建设,促进技术优势资源集聚。在蔡家智慧新城,我们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已经引进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国家队平台。为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们还与绵阳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力争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


其次,不断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建设。


截至2022年,北碚区共有智能产业企业84户,智能产业实现产值621.4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7.6%。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帮助企业“上云,上平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平台载体建设等。


比如,依托“新基建”契机,北碚区已累计建成5G基站2785个,实现工业园区、重点企业5G网络全覆盖。依托水土园区已建成的数据中心规模,北碚区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云计算大数据存储中心,预计到2025年,服务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落户在水土园区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已上线运营,服务西部8省市,累计接入各地二级节点18个、企业节点252个,标识注册量已突破1亿、解析量超过7000万次。


数字平台载体建设方面,随着“工业互联网”三大件(创新中心、分院分中心、体验中心)齐聚北碚,已汇聚航天云网、忽米网、徐工信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13个,累计为1万余家企业开展“上云”服务,有效赋能企业转型发展。


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北碚区在电子信息、汽摩、装备制造、材料、仪器仪表等多领域布局,“腾笼换鸟”与产业集中齐抓,数字转型与绿色发展并举,推动“北碚造”迈向“高智绿”。


我们培育了15家企业入选重庆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资源池,为全市70余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此外,我们围绕汽车、装备、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材料等支柱行业,开展“绿色+智能”协同改造,已累计创建数字化车间35个,智能化工厂5个,绿色工厂10个,创建数量位于全市前列。


然后,不断聚集产业链集群发展。


北碚区持续推动产业链扩容提质增效、“芯屏端核网”补链成群。比如,聚焦新型显示、通机、智能传感器、仪器仪表、材料、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特色食品等9条主产业链,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软件信息、检验检测等3条副产业链,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做优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产业链的扩容提质增效。


经过发展,初步形成以京东方、莱宝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以四联集团、川仪自动化、横河川仪为龙头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以神驰、安来为龙头的通机产业集群;以海默尼制药、药友制药、润生科技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集群;以力帆、银钢为龙头的汽摩产业集群;以重材院、四联光电、富皇为龙头的材料产业集群。


中铁建装配式建筑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



2

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周五面对面》:下一步,北碚区将如何进一步壮大北碚制造业规模、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章 榕:我们的目标是,要在“十四五”期间打造“1+3+10”产业发展体系,再造一个“北碚工业”。到2025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16%。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新产业基地方向,着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新型显示、汽摩产业、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四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新能源、消费品及检验检测三大产业,紧抓时代重大机遇,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


北碚区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


比如,聚焦产业链精准施策,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围绕市级33条重点产业链,聚焦涉及我区的9条产业链,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针对区内重点产业链、区外相关产业链进行梳理,厘清产业链供应链薄弱和缺失环节,按照“一链一策”“整体谋划”的方式,全面补齐产业链短板和空白领域,切实提高产业链整体水平。


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集中全力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用地保障、资金支持等领域寻求突破。比如,围绕重点产业链,狠抓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和技术基础等基础领域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成果。


神驰机电获评“2022年度最具成长力企业”


还要打造基础产业重点园区。聚焦对产业链整体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基础环节,全力打造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蔡家智慧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等,推进三圣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以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市级重点传感器关键产业园为抓手,集中要素、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长期予以支持。


最后,还需健全基础领域供需对接机制。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支持政策,推动整机企业与基础领域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基础企业围绕整机和系统需求,提前布局相关环节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促进基础领域原创成果推广应用。





除特别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北碚区提供


声明:本号原创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按规范注明出处;本号转载内容(图片、文字)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协商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提交投诉、咨询!!!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