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局长您好,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直是我们民政部门的重点工作,今年我市再次提高了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答:今年1月份,我们联合财政部门下发了《关于提高我市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的通知》,再次提高了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01元、800元。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02元、1040元。各区市按政策规定为特困供养对象提供照料护理服务。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503元,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02元,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881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二级残疾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1元,三四级残疾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51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残疾的补贴标准提至每人每月181元,二级残疾的补贴标准提至每人每月151元。
2.针对一些申请救助能力不足的困难群众,我们民政部门有哪些便民服务措施?
答:为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救助,我们在做好救助政策主动告知、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救助信息主动公开的“三主动”工作机制基础上,将开展“主动帮办日”活动。镇街将每月6日确定为主动帮办日,对申请救助提交资料不齐全的,以及申办能力不足的困难群众,主动入户联系,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协助帮办救助事项、补齐申办材料等工作,帮助申请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的困难群众尽早完善申请资料,尽快完成救助事项审批。市、区市两级将每月6日确定为救助集中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来电,集中解答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有效消除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疑惑,化解矛盾隐患。主动帮办日的推行,有助于精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推动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切实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真正做到便民为民,贴心暖心救助。
3.在社会救助领域我们还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答:一是进一步健全“9+N+1”多层次梯度式救助格局。全面落实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今年我们将以争创全省市、县两级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研究制定低保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的政策措施,争取将更多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全面打造环翠区“环环助”、文登区“文暖你”、荣成市“荣易办”、乳山市“及时雨”等“六社联动·威救你”社会救助品牌矩阵。二是不断深化服务类救助改革。在持续做好“海螺姑娘”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范围延伸至长年居家卧床低保、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群体,提供助浴、助医、生活照护等救助服务,满足救助对象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持续开展低保、特困人员等兜底保障对象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集中收治活动,切实保障好他们享有全面系统的基本康复治疗和生活照料服务,实现“救治一个病人、解放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三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鼓励引导爱心企业、志愿者、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聚焦困难群体个性化需求,开展“阳光洒满窗·家家悦”肢体康复资助、“迪尚·安心生活”纸尿裤发放、“海马·自由呼吸”吸氧机康疗、“海洋天堂·满天星”自闭症康复等精准化救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满足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基本需要,推动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和“基本服务+精神服务”服务模式转变,进一步提升了救助服务水平,增强了困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4.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请问我市今年养老服务的重点工作都有哪些?
答:今年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服务品牌创建等方面。一是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出台完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抓好《老年友好型城市2023年工作清单》的落实,推动设施建设、机构培育、社区居家服务、互助养老等新发展,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全面营造老年友好城市氛围,全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二是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落实好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试点,高标准推进工作任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以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为重点,加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适老化改造和上门服务力度,让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今年我们计划实施70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暖心食堂68处,试点打造“时间银行”等新项目,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三是深化养老服务品牌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发挥威海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优化养老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发展,年内培育不少于8家连锁化品牌机构,打造“幸福威海 康养福地”服务品牌,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5.刚才提到的落实好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试点工作,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去年,我市成功争创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试点。试点的争取,对推动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点以来,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威海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对工作目标、支持对象、支持内容、补助标准、实施举措、实施步骤及工作保障等部分进行明确规定,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重要内容,2023年全市计划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857张,为9715名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解决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难题。下一步,我们将引导专业化照护服务向家庭辐射延伸,打造集老年人评估、家庭养老床位评估改造验收、智能设备监管、居家上门服务监管等于一体的智慧养老平台,实现统一管理、24小时响应,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居家照护服务。
6.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威海市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低收费集中托养服务实施方案》,请您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为解决好困难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全域覆盖,主要是针对困难失能老年人这部分群体,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享受居家照料服务或集中托养服务。其中,居家照料服务方面,我市自2019年以来,已经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低保对象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别辅助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提供60-30小时居家照料服务,年均服务70万人次。此次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对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部分失能低保老年人,统筹民政、残联等部门涉及低保对象的救助资金等,每人每月分别补贴1200元、900元,老人依据机构情况再自己负担一部分就可以入驻养老机构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7.目前全市城乡老年餐桌已建成1000余处,为保障老年餐桌持续运营我们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乡老年餐桌1066处,覆盖千余个村(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老年人的“一餐热饭”难题。为加强农村助餐服务管理,确保餐桌建设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联合11部门制定《威海市农村老年餐桌建设和管理办法》,从责任分工、建设标准、规范运行、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农村老年餐桌建设管理规范。出台《威海市星级农村老年餐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餐桌星级管理要求。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餐桌的星级评定,以评促改,着力提升助餐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总结实用管用、接地气的助餐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党建+”“信用+”“互助+”“产业+”“慈善+”等多模式协调发展机制。通过信用管理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建设睦邻互助点,组建互助服务队,发挥邻里“平时离得近、有事来得快、遇急帮得上”的优势,将餐桌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孝老敬老宣传,广泛调动社会爱心力量,丰富筹资渠道,为农村餐桌长效运转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8.能否给大家再介绍一下农村老年餐桌相关的扶持政策。
市级层面,我们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老年餐桌给予运营补助,连续补助三年,按照每处餐桌每年1万元的标准统筹分配资金。各区市为保障餐桌运营,相应配套出台了扶持政策。其中,环翠区对行政村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以下的老年餐桌,每处每年给予1万元奖补。文登区、乳山市对运营后的餐桌,每处给予2万元一次性开办补助。荣成市对村集体收入在100万以下建设暖心食堂的村居,给予2万元建设补助。高区、经区对农村老年餐桌,每处发放2万元的建设补助,每年每处给予1万元的运营补助。临港区设立幸福食堂专项补助资金,每处发放2-4万元的建设补助,每年每处给予2万元的运营补助。南海新区每年每处给予1万元的运营补助。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