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在港递交招股书互联网大厂分拆上市提速

3月30日,京东产发及京东工业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后续京东集团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产发、京东工业50%以上的股权,二者将仍为京东集团(JD.NASDAQ/ 09618.HK )的子公司。

据悉,京东产发是京东集团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其通过投资开发、资产管理和多元化增值服务,为全行业提供现代化标准仓库、一体化智能产业园、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综合解决方案。

受益于“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发展策略,近三年京东产发收入增速持续上涨。招股文件显示,京东产发2020年的收入为5.82亿元,2021年以37.2%的增速达到7.987亿元,2022年进一步以190.3%的增速发展到23.2亿元。受到业绩期每年录得已完工与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影响,京东产发净利润高于收入,在业绩期经调整净利润28.8亿元、22.4亿元和31.1亿元。

另从建筑面积来看,京东产发也保持了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产发业务覆盖国内29个省级行政区以及海外4个国家,总资产管理规模937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2330万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在亚洲及中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供应商中分别排名第三及第二。根据仲量联行报告,京东产发自2018年初至2022年底,总建筑面积的复合年增长率超40%。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及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与端到端的全域服务能力,京东产发服务的客户逐步从物流服务商延伸到宝马等制造商、本来生活等电商、良品铺子和永辉超市等零售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竣工园区的平均出租率超90%,且多数的租赁合同租期超过5年;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7.9%上升到2022年的51.5%。

除京东产发外,此次拟分拆上市的京东工业也是京东集团在供应链业务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7月,京东工业成为京东集团的独立业务单位,定位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通过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及增效。

目前,京东工业已覆盖商品、采购、履约、营运四个环节,以帮助供应链进行全链路的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京东工业整合了平台上的采购需求,与分销商、代理商的库存及制造商的产能进行数字化链接及匹配,将过往分散的产业链转变为“万仓合一、万单合一”,产生了精益运营模式。

基于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及产业协同模式,京东工业形成了可扩展平台。不仅能够覆盖不同行业企业及场景,还将业务版图从通用MRO产品拓展到专业MRO产品,并正在向BOM产品渗透。

招股文件显示,2022年,京东工业已服务6900个重点企业客户和超过26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同时与约3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达成合作,平台已提供48个产品类别和约4250万个SKU的产品。

受益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京东工业实现了业务规模显著增长,并连续三年保持盈利。数据显示,京东工业2022年交易额达人民币223亿元,2020年-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4%,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保持盈利。此次上市,京东工业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重点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进一步扩大客群,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不容忽视的是,就在京东集团拟分拆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在港上市的前夕,阿里巴巴刚刚表示将分拆云智能集团、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大文娱集团六大业务集团,除了淘宝天猫商业集团仍归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持有外,其他有集团将独立融资并寻求单独上市。

在业内看来,分拆子公司单独上市无论是从组织架构管理角度,还是从提高二级市场价值和扩大融资的角度,互联网大厂的运营和投资逻辑都将发生改变。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将分拆出来的业务单独上市后,可为其带来股权价值和商业利益。

目前,二级市场已经开始关注京东产发、京东工业递交招股书的消息,并从股价上给予了回应。截止3月31日午间,京东集团港股、美股股价双双上涨。其中,京东集团港股上涨6.5%至173.8港元/股,美股则上涨7.82%至44.4美元/股。

(《财经》新媒体综编)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