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倾听心声,助企纾困
拼项目就是拼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继去年内江在工程项目领域推行“拿地即开工”后,《内江市“交地即交证”工作实施方案》也于近期印发实施。
不断落地的利好政策,是内江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的生动实践。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内江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涉及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两个阶段的30项行政审批服务和“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测合一”等6个“多合一”改革创新服务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交地即交证”
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根据《内江市“交地即交证”工作实施方案》,对完成出让或划拨手续的国有建设用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通过提前介入,指导用地单位及时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并快速完成审核工作,为用地单位提供“交地即交证”服务。在用地单位按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划拨)价款、依法纳税完毕后,对提交申请且符合登记条件的,在土地交付当天向用地单位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上述方案的实施,将大大加速项目落地,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为全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内外兼修
持续提升审批质效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办理建筑许可”的二级指标的责任单位之一,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两个阶段的30项行政审批服务和“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测合一”等6个“多合一”改革创新服务工作,阶段内共涉及12个市级部门,局内共涉及用途管制科、不动产登记中心等10个科室(中心)。
对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内部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合并事项、压缩时限、精简要件、增强服务,对内部审批流程进行优化重构,全力提升审批服务质效。
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审批环节由3个压缩至2个;用时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压减20%;审批要件由17项压缩至9项,压减47%。
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审批环节由2个压缩至1个;用时由22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以内,压减18%;审批要件由4项压缩至1项,压减75%。
内部改革后,按照容缺受理、即报即审、全过程服务的原则,实现了流程之外无环节、清单之外无审批、指南之外无材料、“最多跑一次”的效果。
对外,大力推行市级部门并联审批。针对牵头的两个阶段涉及的12个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共30项行政审批事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开展了三轮市级部门“并联审批”调研座谈和推进协调会,并分别制发了两个阶段的并联审批工作实施方案。
推行改革后,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12个市级部门审批环节由平均7个压缩至4个;用时统一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审批要件由84项压缩至50项,压减40%。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12个市级部门审批环节由平均8个压缩至2个;用时统一压缩至18个工作日以内;审批要件由59项压缩至33项,压减44%。
通过推行并联审批改革,最大化地精简审批流程、环节、要件和用时,逐步打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自为政、要件互为前提、业主多次往返的难题,逐步实现同一阶段内审批“并联并行”的改革目标。
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上门服务”,抽调业务骨干担任“企业服务专员”,让企业享受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内江努力让企业办理用地、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网上能查、电话能问、到场能办”,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效。(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丽 文/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