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建聚合力、融合促发展,重庆云阳——
基建项目攻坚赋新能
“以前项目建设各方往往沟通协调不畅,难以形成合力,项目建设进度没保障。现在重大项目都成立了党支部,党组织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大大地提升了项目进度。”近日,重庆市云阳县发改委投资科科长刘一鸣的感触,得益于去年以来,云阳县推行党建工作与基建项目攻坚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党建红”引领“基建蓝”,跑出了云阳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
党组织建在重大项目上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开工项目,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承担着重庆电网调峰、填谷、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项目开工之初,由于缺乏合力,筹建工作进展缓慢。“我们联合县发改委、高阳镇党委以及相关村‘两委’,成立了临时‘联合党支部’,统筹化解各种难题,最终仅用11个月就顺利开工建设。”项目公司党支部书记何西平说。
为加快推进“千亿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破解重大项目建设效率低、进度慢的难题,云阳县探索“党建+”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将党组织建在项目上,基建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建组织,把组建临时党支部作为项目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根据任务需要动态设置临时“联合党支部”;找党员,动态摸排“隐形党员”,将新发现党员及时编入临时党支部,统一配发党徽,引导党员亮出身份,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强阵地,将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发展相结合,利用项目工棚创建党员活动室,设置学习宣传栏、档案柜等功能区,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上级党委文件精神、工作经验分享与业务交流等,支部各岗位党员素质不断提升,协作效率不断提高。
目前,云阳县在建重大基建项目上共成立临时党支部21个,实现了阵地功能全覆盖,引领215名党员在项目建设中发挥骨干力量。
实行“三融合”攻坚有保障
幸福水库是重庆市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后可保障5.4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3.4万余亩耕地灌溉用水。“在项目建设之初,我们就将党建工作与施工项目融合推进,党支部、党员骨干积极领办难题,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建设目标。”云阳县幸福水库项目党支部书记曾雪红说。
为破解党建工作和施工项目“两张皮”问题,云阳县探索实施“三融合”模式:计划融合,党建工作与施工项目同步谋划、同步安排,在统筹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工作计划,让项目“急难险重”任务成为党建工作重心;活动融合,设置“党建+安全生产”“党建+廉政建设”等党建项目,将红色课堂搬到项目工地上,建立安全生产党员责任区,以党建活动对接施工任务,实现党建工作对项目建设推进托底保障;责任融合,临时党支部与上级党委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项目属地乡镇党委将项目建设责任与干部考核相关联,并在各个关键节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激发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在云阳县重大项目建设中,制定并完成党建+项目综合工作计划53项,领办项目“急难险重”任务78项,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21份,各重大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均如期或超前完成。
“三联”共建凝聚合力
初春时节,在巫云开高速云阳段域环境整治现场,项目党支部党员刘华正与镇村干部走访群众,“开工时,我们很担心发生矛盾,因为和村民不熟,出了问题不好处理。”说起之前的担心,刘华心有余悸:“现在有了支部联建,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为推动项目建设各方形成工作合力,云阳县以临时项目党支部为龙头,与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党组织等进行结对共建,通过活动联办、服务联动、资源联享,凝心聚力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党支部与行业主管部门、要素保障单位以及属地政府党组织联合组织活动,举办集中学习、走访现场、服务指导等联建活动,有效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服务单位选派骨干党员跟踪服务,落实容缺办理、承诺办理等,加速行政审批和技术准备工作;由牵头单位统筹,整合联建单位场地、原材料、设备、劳务人员等资源,通过党建项目计划,精准对接各项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截至目前,全县各重大项目党支部联合上党课63次,开展实践活动84次,协作化解项目建设难题180余个。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