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曾红艳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比分别提高了13.4%、6.3%。成绩的取得,一个原因在于遵循资源禀赋进行产业谋定、发展与优化,培育与挖掘、激活与扩大产业中“绿色因子”,同时完善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因子”资本化。
资源禀赋谋定承载“绿色因子”产业。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厘清了产业发展方向——绿色低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要求区域产业发展中注入“绿色因子”,推动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要实现“绿色因子”能够衍生、扩大,承载的产业一定要有竞争力。一个产业要有竞争力,其产业要内生于该区域此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贵州结合发展阶段与资源禀赋,“十四五”谋定了10大工业产业、10大服务业、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且工业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决定变量,为此资源禀赋思路贵州对10大工业产业进一步谋篇布局为“两区六基地”。如此,“绿色因子”根植于资源禀赋产业,助力贵州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因子”资本化体系的构建完善。产业“绿色因子”其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进入生产价值活动是必要条件。正如当下,全国各地为助力产业“绿色因子”从资源到资本属性升华,进入生产函数,纷纷构建完善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贵安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立以来,贵州绿色金融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绿色金融与产业正向耦合发展。目前,全省9个市州12个县区启动了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更好服务各市县“绿色因子”资本化的升华,推动各市县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贵州产业“绿色因子”资本化成绩得到高度肯定:2022年在兰州新区召开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第五次联席会议,在九个试验区中,贵安新区最终评估综合排名第四名,位居中西部第一名。
市场化“绿色因子”价格推进产业绿色低碳。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工作目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52%、50%左右等。明确了贵州当下及未来环境要求与经济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完善绿色金融抓住当下“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同时“金融”属性要求了绿色金融发展要有效率。一是贵州企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二是结合贵州发展阶段与特色“绿色因子”,政府搭建多层次的绿色资产交易市场,且多维度与全国“绿色因子”市场衔接,打通贵州区域特色“绿色因子”与全国“绿色因子”价格联动。总之,要尊重市场规律,以“绿色因子”价格市场化推进为抓手做大做优贵州绿色金融,为贵州“绿色因子”资本化提供资金。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政治与经济管理学院)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