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新范式”——2022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峰会暨创业邦年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由创业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创业邦学园、复旦管院科创办公室承办。
在《新征程,独角兽的中国之路》圆桌对话环节,PETKIT小佩创始人郭维学、芯来科技首席战略官马越、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等分享了自己对科创企业发展、2023年展望的看法,精彩观点如下:
PETKIT小佩创始人郭维学在演讲中表示,耐受了不可避免的新冠以后,我觉得人们消费信心一定会恢复到之前的常态,所以2023年我们在整个规划上偏乐观一些。
芯来科技首席战略官马越认为,汽车是未来,芯来科技作为CPU的提供商,2023年肯定还会非常激进地往商业落地去突破。
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表示,汽车芯片领域现在非常热,但时间窗口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长,2020年到2025年是最关键的发展窗口期。
以下为对话节选,由创业邦编辑:
创业邦副总裁赵镜波:非常感谢三位来自独角兽企业的企业家参与这次讨论,也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我们这一部分是比较新锐的独角兽,主要讨论的是“新征程”,回顾2022这个充满挑战、不确定的一年,根据我们创业邦分析平台的数据来看,全球的新晋独角兽数量环比下降57.61%,同比下降了61.49%,平均估值环比下降了3.95%,同比也下降了30.23%。对于目前整个企业界来说,过苦日子、转型、降本增效,都是流行词,我特别想问问在座的三位企业家,2022你们还好吗?你们认为2022年做对了什么?
PETKIT小佩创始人郭维学:我们是做宠物智能硬件,包括宠物周边产品。因为企业在上海,从2022年3月份封控开始受到了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预判偏乐观一些,整个上半年虽然关在家里,但是通过一些线上的运营、投流等,还是一种更加激进的(发展)模式。后来走着走着发现这个模式不太对,我们踩了刹车。
总结一下2022年对环境变化的剧烈程度,我们自己的预估不太足。年末回过头来看,至少活着能坐在这里,展望明年怎么样更好的重新出发,我是这样一个状态。
赵镜波:没做错什么,发现过程中预判的偏失,做了纠正的动作。
郭维学:是的。
PETKIT小佩创始人郭维学
芯来科技首席战略官马越:我们是一家半导体的企业,做CPU的IP盒,我们把CPU授权给芯片公司,他们拿着我们的CPU做芯片。
回顾看去年,我们做的相对比较好的地方,是较早对于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做了评估——去年缺芯特别厉害,大家都在囤货,半导体本身就是周期性行业。去年因为大环境影响,整个国内半导体不管是融资还是创业等等,都迎来了非常大的发展,大家估值都往上涨,包括团队都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我们去年相对比较稳一些、保守一些,并没有做特别大的扩张。
其中原因在于,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判断,觉得周期会因为囤货导致下行,(后来情况发展)的确和我们预料的比较类似。
今年疫情原因、美国禁令再加上消费电子周期下行,下半年整个半导体行业收入、销售趋于低迷。但是由于处在半导体上游,整体对于芯来科技基本上也是达到了我们之前的预期。
至于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融资事宜。在今年上半年融资过程中,整体估值下降加上上海疫情的封控,很多流程都被迫延后,导致融资节奏出现变化,整体上时间拖得久了一些。
这也提醒我们,在大环境没有那么好的情况下,未来大家要尽可能提高融资的节奏,尽可能降低所有可以看到的风险。因为融资流程这个事情,一旦一家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体的速度。以上两点这是我们认为做的比较好和未来需要更注意的地方。
芯来科技首席战略官马越
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黑芝麻专注在自动驾驶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计算领域,我们面向L2-L3之间的智能驾驶芯片。
汽车芯片行业总体受市场的冲击是比较小的,因为芯片和汽车领域整个行业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并不是一年之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波动,所以今年整个汽车芯片领域我们的发展还是在预期之内,拿到了很多车厂的订单,我们的芯片也开始量产。
整体来说,今年我们还是在按照既定节奏发展,同时市场确实对汽车芯片,特别是本土汽车芯片供应商的需求比较旺盛。
做的不好的地方,因为创业公司永远是在不断地自我迭代和突破,特别是对初创汽车芯片公司来讲,最重要的永远是在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快速量产。今年我们虽然保持了发展节奏,但其实量产进度应该再快一些能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的地方。但总体来说,2022年我们还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在发展。
赵镜波:其实三位独角兽企业家的分享,跟我们创业邦的调查完全符合,创业者们真天生乐观地面对可能的困难,马上要迎来2023年了,三位从各自的角度谈一谈,在2023年是想吹响一个号角,还是维持现在防守的态势?
杨宇欣:我觉得对创业公司来讲用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市场,要跟所在的垂直行业和特点相关。
其实我们也看到,现在汽车芯片领域现在非常热,但时间窗口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长。在2020年到2025年我们认为是最关键的时期,原因是传统供应链已经没法应对车企对新技术的一些供应诉求,燃油车时代的供应商很多已经开始慢慢掉队了,而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需要新的供应商。所以我们创业公司才有机会能够切入到相对比较传统的汽车供应链。
但是对整车企业来讲,其实这种新的供应商认证是比较长周期的,而且一旦完成,可能不再会用新的供应商替代了,特别是大家现在都在积极布局本土供应链。
对我们来说时间窗口就是2020-2025年这关键的五年,对我们所谓的赛道来讲,用经常说的一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要从技术、产品、交付这三个维度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技术要不断演进,因为我们处在全球汽车领域新的技术迭代引发的产品快速迭代的过程中,技术不断迭代让我们能跟全球巨头供应商有竞争的机会;现在整个中国的智能新能源车企在技术、发展速度上,处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这也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第一次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他们对供应商快速迭代的需求也感受非常强烈,大家希望能够结合好上游供应链的优势,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占据市场。
我们看到今年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台,按国家的战略已经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家目标,原来国家的目标希望每年有超过20%的车是新能源车,但是今年我们已经超过了,原来的目标节点在2025年,所以在产品的迭代上我们也需要加紧。
另外一个是交付,客户希望我们按照客户的交付节奏交付,不断推出产品,这也在考验我们的芯片能力,包括算法、设计等等。对明年来讲,我们最重要的仍然是高歌猛进,跟上时代发展的大潮,然后在行业里面确立我们或者保持我们领先的位置,这是我们明年的一些想法。
马越:我也很同意杨宇欣总说的,汽车是未来,尤其是整个市场发展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我们作为CPU IP的提供商,整个下游非常碎片化,非常多元化,我们不会只针对某一个领域去落地。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创业公司来讲,明年肯定还会非常激进地往商业落地去突破。当然突破的角度可能会有所侧重,比如说在消费电子这一块,对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相对来说没有这么火的情况下,我们会把重心放在下一个阶段发展更快的增量市场,比如汽车市场,例如黑芝麻等汽车芯片公司就是我们的下游企业。另外一个包括数据中心,像网络、5G存储这一块,都是未来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的方向,我们会不遗余力打磨产品,做关键布局。
在客户落地这边我们努力去突破的同时,我们也会非常关注自己整个公司发展运营的情况,在公司本身的人员扩张上我们会相对来说保守一些。这是我们明年的计划。
郭维学:我们是做消费电子产品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跨年这件事情不敏感,我们更加敏感的是购物节,明年规划三八、618一些购物的节点,下半年的圣诞购物季等等。从节奏来看,从2023年我们整体的感觉,企业在整个规划上偏乐观一些。我们耐受了不可避免的新冠以后,我觉得人们消费信心一定会恢复到之前的常态,不会受很大的干扰。
宠物作为人和动物之间一种互相的陪伴、关爱的桥梁,人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对于爱的输出的欲望非常强烈,我们喜欢关爱别人,喜欢关爱自然,关爱动物,关爱我们身边的一切,所以这种欲望和诉求的强劲驱动力会使得整个行业发展的动力非常强劲。
赵镜波:接下来我分别问几位不同维度的问题,为什么做这个事?我们尝试发现更多中国独角兽成功有必然性,或者说是其中找到一些经验和一些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首先我想问郭总一个问题,小佩宠物对于很多养宠物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从2013年创立到今天,已经是宠物智能用品的头部品牌。我想问问你,为什么是2013年?你觉得如果回过头看,是早了还是晚了?你在这过程中抓住了什么、错失了什么?
郭维学:2013年是一个蛮特殊的时候,正好国家在大力号召要做万众创业,我们一想万众创业,手就开始有点痒。在这之前,我自己之前也是学校毕业以后一直在工作上班,时间长了以后感觉自己积累一些技术、人脉、背景,再加上国家一号召,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鸿鹄之志,一定要干什么,而是觉得这个时代一直在召唤,一直吸引你要出去干点什么,我们就出来了。
从2013年开始很幸运的一点,就是迎合大的趋势这点还蛮重要的。国家一直号召听党话,跟党走,我自己从小到大思考一遍这件事真的很对。国家号召80年代要下海,你要开始做外贸,那时候江浙一带很多万元户,做外贸的都可以成为万元户。国家号召我们要买房,1998年房改,买房的都可以,时代浪潮给了我们很多便利性。2013-15年智能穿戴,这个事情大家比较看好,我们做的这个东西跟这个关联度还可以。到2017年左右的时候就是新消费,2019年是消费的高潮,这些都是我们赶上比较好的时间点,这样我们无论是获取资源、人才、资金各方面等等都有很多的便利性。
过程中有什么遗憾?实在没有。踩过的坑,濒临死亡的挫折太多了,一下想不出来,每时每刻都会犯错。我有一个小小的秘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很喜欢像创业邦组织的这种活动,参加活动的时候我就有种非常幸运的感觉,感觉自己还活着,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创业还是一个蛮难的事情,是个概率的事情,不是跟你的能力有关,很大的程度上跟时机、运气等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有关系。有时候你通过别人的一些失败看看自己虽然也失败了,但是我失败的还没那么惨,又激励你更勇敢地要走下去,这种不断能够激励自己不要放弃,再去追寻下一个挑战的机会的欲望,是我经常可以激励自己的一个办法。
赵镜波:其实在座的几家企业都是处在快速成长期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想问一下芯来的马总,对于芯来科技来说可知的风险是什么?做了什么事情防范可知的风险?
马越:芯来科技是做IP软核的产品,我们不需流片,因此省下了很大的一部分成本,整体上我们公司的支出相对来说会低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未来风险当然是存在的,我们更多的认为风险对也是一种挑战,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研发更高性能CPU的产品,真正和国外这些存活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大厂竞争,真正落地到我们国家非常需要高性能CPU产品的领域。产品的成功研发是以上所说的第一步,所以我们针对这一点也是主要从三个方向尽可能接受这个挑战,并且规避更多的风险。
第一,我们从技术上做一些沉淀和迭代。因为对于我们CPU行业来说很多时候是一个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可能从低端做到中端,再做到高端,再往超高性能跑,我们在已有的高端产品上不断拓展新的客户,和大客户做些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把我们现有的高端做的越来越好,这样才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保证我们下一代的产品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第二,在产品研发的时候我们会加大投入在产品验证上,从技术的角度尽可能多做验证,保证我们产品发布之后出现的问题更少。
第三,落地这一块的挑战跟风险,对于我们CPU产品来说,比起采购传统的世界大厂产品,客户采购创业公司的产品风险相对来说高一些。我们也会积极跟已有的客户和未来的战略客户做绑定,做产品早期的探讨和未来的合作,包括早期的大厂和客户合作的绑定,不断在前期做一些尝试,更早期的发现一些问题,更早期的去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我们的产品在正式发布的时候可以更顺利,更完美地落地到这些场景。
这就是我们主要面对未来风险挑战的措施。
赵镜波:还是技术驱动型。我看黑芝麻的数据,目前员工有800多名,基本上来自汽车芯片不同领域的人才,我看这些媒体报道,您曾经讲过,对于黑芝麻来说能够把来自于汽车和芯片不同领域的人才高效融合起来,是一件很庆幸的事情。我觉得确实庆幸,对很多公司能够把技术和销售有机融合就是很难的事情,我想请你分享一下你们怎么做到把来自于两个不同领域的人才有效融合起来?
杨宇欣:您的问题非常好,对创业公司来讲,首先大家对整个公司未来发展的愿景有一个共识非常重要。把各个行业资深的人才统一起来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说白了聪明的人在一块大家各有各的观点,而且会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
从公司的发展来讲,我们更多还是要求同存异,我们的核心团队,大家对整个公司所在的赛道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有共识的,大家去追求我们所追求的那个目标和结果的时候是比较容易能够做到求同存异的。因为不同行业的人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工作的方式也不一样,只有对共同的目标大家有共识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在一起合作,这个也是我们做的比较好的,让大家不管是技术还是销售,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芯片行业,大家首先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是有共识的,在共识的基础上来共同一起合作,这是能够打造一个稳固团队的基础。
赵镜波:共识其实达成也是比较难的,我相信你们肯定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
有一个事情大家不一定知道,在小佩宠物有两个郭总,你们是孪生兄弟,双胞胎。你是哥哥还是弟弟?
郭维学:弟弟,那个叫郭维科。
赵镜波: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一句台词很经典,“千万不要跟兄弟一起创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郭维学:我觉得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创业过程中,我发现一定是要拉帮结伙。因为你单打独斗,本来这就是很孤单的一个事情,你遇到很多事情,有些话你也不知道该找谁可以一起讨论。
有个兄弟,这个兄弟不一定要是同姓的,也可以异姓的,像我们这种情况的兄弟比较特殊一点,两个人基本上长得一模一样,就连苹果的人脸解锁我们俩都是可以通用的,他的手机付个钱我可以拿过来直接人脸支付的。性格也非常相似,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开始有一种感觉了,大家分工还是要分一分的。因为这个事情跟驾驶员很像,我们自己平常开车,跟你老婆一起开车,副驾驶的人话特别多,一会提醒驾驶员你碰到行人怎么不减速,怎么不避让,副驾驶员会啰嗦一点。我们磨合过程中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不实操的时候意见会多一些,但是你要认清楚你的位置是什么,我跟我兄弟这个分的还是清楚的,有些他来负责的事情我会提醒他,但提醒他的时候说话的欲望会比较强,你的意见表达会比较多一些,心态如果不好的话,我感觉我说的事情你得听,事实上驾驶员比副驾驶还要清楚路况,这时候他可以不听,不听的时候你要相信他,油门、刹车、方向盘都在他手里,他也很怕死的,你不能认为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这个时候调整好心态,然后把分工做细,这样的话合作起来就比较顺畅,哪怕我们是亲兄弟,我们的关系非常好,从小到大很少吵架,但是在企业运作中的事情太复杂了,很多时候会有分歧,分歧的时候副驾驶提意见就行了,不要想着方向盘抢过来。如果真要想驾驶,协商好也能搞。小到我们同姓的兄弟,再推广到异姓的兄弟,方法都应该差不多,其实好处会多一些。
赵镜波:信任其实是很高的,还是要问你一个问题,我知道小佩宠物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它的消费者和决策者是脱离的,对于消费品来说是消费者至上,但是宠物怎么表达自己的意见呢?你在整体的品牌策略、广告里,决策更重要,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更重要?怎么把两者结合起来?
郭维学:这个确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我们在做的时候,尤其在做运营的时候,其实做产品的设计是以宠物为主,因为这是它用,不是人用。但是在宣传的视角上以人为主,宣传跟宠物讲也没用,它也不看广告,你还是以人的视角跟他共情为主,把这两个事情要分开来。
有时候很难,宠物的需求和人的视角的需求有时是冲突的,比如说有一个最基本的事情,人喜欢色彩,宠物是看不见色彩的。我们做宠物玩具的时候做的五颜六色,事实上宠物对五颜六色没有多少感觉,这就是偏差。但为什么你还是要做五颜六色呢?这样可以兼顾两者,宠物玩得开心,家长也开心。
赵镜波:我知道芯来是国内首批基于RISC-V做开发应用的生态,也是最早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为什么芯来会是首批?首批对芯来来说意义是什么?
马越: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要回到我们早期创业的故事里面,我们的创始人胡总也一直是处在CPU行业里面的,大家也大概知道CPU创业在早年间可以说是一潭死水,因为在PC或者数据中心里面大家都知道被英特尔、AMD这种公司完全把持了,因为他们所用的是X86架构,完全封闭不对外授权了。在移动端Arm这家公司完全达到了垄断,你要向Arm买指令架构,再做也几乎不可能的,以往国外的大厂也尝试做过这件事情也都失败了。
因此在2015、2016年,想要创立一个CPU公司基本是不可能的,直到RISC-V出现开放了开源的标准,给了我们信心。我们也是根据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总结这么一个规律,我们认为它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坚定不移站在这边以它为基准做CPU的研发。我们所用的U盘的USB协议、WIFI协议、蓝牙协议、以太网的协议,在早年间都是诸侯互相争斗的情况,各个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协议,导致下游的客户用起来非常痛苦。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它们最终都归为开放的标准协议,不管是科研院所用做研究、大公司自研自用,还是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做授权,都是采用开放的标准,我们也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RISC-V是未来CPU这一块开放的标准。
首批做RISC-V对我们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主要是两个角度——一个是技术沉淀的角度,另外是商业落地的角度。因为CPU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尤其是我们会把它卖给芯片公司,他们会整合我们的IP,然后去完成他们自己芯片的设计,其实这个里面对于芯片厂商来说风险非常大,一般来说芯片公司可能很难会去接受一个非常早期、非常新的产品,然后去承担风险,去制造它自己的芯片。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也可以看到,为什么IP公司马太效应非常大,很多都是集中在头部公司,客户一旦采用一个产品之后很难切换到另外一个供应商那边,所以从早期的角度来说,我们长期这么一个技术的打磨,不断地迭代,也是给客户在技术上的信心。我们从2019年开始第一个客户到现在的不断技术打磨,也是让我们的客户更放心采用我们的产品设计他们的芯片。
第二个商业落地的角度,最早期我们是非常痛苦的,我们第一、第二,甚至第三个客户都非常难打进去,大家不太敢采用创业公司的CPU,他们更多用老牌的、在这个市场上合作十几年的供应商的产品,我们第一个客户打进去才有第二个客户,前十的客户都流片了,量产了之后,后面的客户才会更放心地使用,他们才愿意买你的产品去落地。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我们没有成为首批公司,后面想要再去发展这些客户在时间上也是非常紧张的,我们自己公司内部在开会的时候也在开玩笑,假设我们这个团队重新再完完全全做一个一样的公司,我们自己也不认为很难成功,或者想要达到现在这样的地步非常困难,首批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赛道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帮助我们卡住了这个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非常庆幸当时做了这么一个判断,从一开始就all in了这么一个行业、这个赛道。
赵镜波:谈芯片一定会谈到智能,谈智能就会谈到车,整个车企都在强调智能化,黑芝麻作为本土智能驾驶芯片公司,你认为“本土”二字对你们来说带来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杨宇欣:讲到本土,本土相对于客户,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客户主要是国内的自主品牌,现在国内的发展形势方面,智能新能源车主要是国内本土品牌在推动,其实是需要结合上游供应链一起来努力发展的。
原来传统供应链跟车企的关系是简单上下游供需关系,客户只要提出需求,你供应相应的产品就可以。现在因为中国的车企开始在技术上走到了无人区,走到了一个全球领先地位的时候,其实需要探索很多新的技术方向,这个就需要跟上游供应链一起紧密配合。我们跟车企现在的关系已经从原来简单的供需关系变成了技术共创的关系,这也带来了全球整个共生格局的变化。
我们看汽车芯片主要的供应商集中在欧美日,这些芯片企业发展的历程是来自于欧美日的车企在快速发展,面向全球,快速向全球推广产品的时候,结合上游供应链一起带起来的。现在这一波浪潮转到了中国市场,中国车企的发展是需要和本土供应链紧密结合的,所以这个“本土”在我们看来更多的是离客户的距离,我们需要跟客户更近,特别跟跑得快的客户更近。
我们从几个维度跟这些客户紧密配合,一个是技术发展方向,刚才提到我们来一起共创,我们的一些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会更好地跟本土车企技术方向一起结合,我们一起来拓展方向;第二,发展的节奏,快速的技术迭代需要上游供应链快速的产品迭代节奏,也是我们在本土企业里面能够更好满足他们,我们定义产品,制定开发的流程计划,都会跟客户紧密去沟通,以及去配合他们的需求;第三,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客户支持和灵活的商业模式,这也是我们作为本土供应商能够给本土客户带来的优势。我们对每个客户都有专门的(团队)配备,随时随地配合他们的开发计划,并解决问题,同时我们的商业模式也更加灵活,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本土”是我们离客户更近,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我们看重的一方面是中国车企背靠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很多的本土车企在快速进行全球化的布局。在欧洲、日本、东南亚等等,都开始增加产品的出口,这是另一个巨大的机会,我们能够伴随中国车企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快速发展,一起跟中国的车企成长为全球化公司,因为本身我们的定位就是要面向全球市场。
赵镜波:因为三家独角兽企业来自于不同的行业,我想请各位非常简洁地跟我们描绘一下五年之后你们认为你们这个行业会是什么样子的?给我们描绘一个蓝图。
郭维学:我觉得在宠物行业里面可以落地在与人有关的很多领域,这个可能相对比较困难,但却是有很好前景的一个事情。比如说人的领域里面智能家居这件事情,推进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太多的质变,在宠物里面智能家居很快会形成一个质变。人的数据采集和医疗的联动,在人的领域也是裹足不前,虽然技术有很多的打通,但是技术节点太多了,导致裹足不前。在宠物领域是闭环,宠物个体的生理发生任何变化,比如排便次数变少了,排便量变少了,排便的形态不对,颜色不对,这些数据都有真实的采集,不会漏掉,所以它比人的智能化会更早一步,我们在智能化家居上的演进可能在未来五年会发生质变,宠物行业给人类的智能家居发展会带来一个样板。
马越:我们这个行业大家知道国产IP之前的自主程度是非常低的,一般都还是采用国外的解决方案,我们也是希望五年之后不仅仅是大家现在以国产自主为这么一个目标做计划,更希望我们自己,包括其他兄弟类型的IP公司可以真正走向全球,和全球其他一些非常知名的公司去竞争、产品同样也可以达到他们的标准,真正意义上把中国的半导体带起来,而不是说只是现在依靠国产自主这一个主要的驱动,这是我认为五年之后整个国产的这些IP公司的局面。
杨宇欣:我觉得五年之后中国的汽车芯片企业在每个关键环节都会有能够成熟量产且支持客户发展的供应商出来,黑芝麻目标也是五年时间能够成为在国内乃至全球行业有一定领先性的汽车芯片厂商,我觉得这一波中国的汽车产业会带来上游的核心供应链,特别是核心汽车芯片的爆发,在全球汽车芯片的供应商里面一定会有中国厂商的身影。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