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宣传《意见》,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什么是预制菜?
预制菜,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一般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主要包括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食品。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从需求侧看有其内生动力,供给侧看有其广阔空间。当前,在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预制菜成为搞活地方经济,助力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抓手。预制菜不仅仅是一盘菜,它一头链接产地田头,一头链接市场餐桌。从种植加工再到运输和销售,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预制菜推动人才返乡,促进农村焕发生机,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企业和农户可以共同分享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附加值,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民生活富裕开创了崭新局面。
三、为什么要出台《意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国,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抓住当前农产品加工业的最大“风口”,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在学习借鉴潍坊、德州、广州、温州等先进地市相关扶持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各县(市、区)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意见》先后多次征求相关市直部门意见,并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主动向社会和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征求意见建议,及时对《意见》修改完善。相关市直部门已全部达成一致意见完成会签后,通过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四、《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意见》围绕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突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遵循四个起草原则。一是坚持系统谋划,围绕生产、加工、流通、质量标准科技研发推广等环节、领域,重点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二是坚持政策集成,将制造业强市、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金融产业等多个领域的现有政策进行集成汇总,提高现有政策针对性,强化对预制菜的扶持力度。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规模小、龙头弱、链条短、品牌少等突出问题,将措施具体化、政策项目化,着重补齐发展短板。四是坚持公平法治,突出市场导向,严格遵守法律,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主体地位,引导合理竞争,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意见》主要内容包括10个方面:一是打造全国重要的预制菜优质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充分发挥我市农业大市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向链条前端延伸,全力推动安全优质农产品认证。二是培育预制菜产业集群。引导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区。市财政统筹涉农资金,对创建成功的省、市预制菜产业园予以激励支持。将预制菜产业作为“双招双引”重要方向,精准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三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预制菜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对重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进行政策奖补。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发行债券。四是增强预制菜研发创新能力。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和“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进行政策奖补。五是构建预制菜产业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利用中央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对建设冷冻冷藏库、购置终端冷藏设备和发展物流企业进行政策奖补。六是拓宽预制菜营销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建设预制菜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七是支持预制菜标准化建设。对参与国标、行标、省标和地标的企业进行奖补。构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善预制菜行业监管机制,强化预制菜“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八是打造预制菜产业知名品牌。结合“聊·胜一筹”品牌推广,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社会认可度高的预制菜特色品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力。鼓励预制菜企业创建省级预制菜“十大品牌、百强企业、千优产品”,对获得国家级质量标杆、省级质量标杆的企业和入选《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目录》的企业进行奖补。九是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分别从土地指标、税收减免、金融保障、保险产品等方面对发展预制菜产业进行倾斜和保障。十是强化保障措施。成立预制菜产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测管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落实好省、市两级人才引进政策,培育预制菜产业专业人才。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发掘“老字号”,形成全社会关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如何做好预制菜产业要素保障工作?
资源要素是确保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下步工作重点一是市级层面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各县(市、区)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测管理,做好服务指导,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要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依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将预制菜产业作为“双招双引”首要方向,瞄准国际国内食品加工、餐饮龙头企业全国布局,精准招引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三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相关市直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抢抓预制菜产业蓝海和风口,各部门在项目融资、用地、能耗等方面予以支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兑现惠企政策。同时,各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本领域政策扶持,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全方位发展。确保相关扶持政策有效衔接,合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
解读单位:聊城市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张振帅
联系电话:0635-8287118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