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将今年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关键之年”。本文在梳理国内低空经济政策的背景和框架,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政策体系与实践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低空经济在产业链规划、空域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政策协同、健全产业链支持体系等提出政策建议。各国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当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多种举措加快低空领域布局,以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据罗兰·贝格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各国普遍认为,2025年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一轮变革,大模型能力的突破式迭代和推理成本快速下降使得大模型应用迅速发展。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新的拐点,原生多模态、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未来大模型技术愈发“风生水起”。“数字工厂”“灯塔工厂”等点亮传统产业发展之光,企业、学校、医院等大量应用场
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特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主力军和产业链安全稳定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4年末,我国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财政金融政策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需加强政策协同,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日益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向内发力,提振信心、提升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工具。两者目标一致、工具互补、节奏
机器人精准抓取百余块硅片嵌入1毫米窄缝;消防版Y30机器人喷射32米超远水柱压制火点;扫地机器人主动寻找污渍并智能分区清洁……如今,机器人在各场景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迈向“实践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满足差异化场景需求等趋势,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电商物流成为头部应用行业。“我们更关注机器人如何成为生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
中国水泥协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水泥行业供需矛盾突出由来已久。受下游地产、基建需求偏淡影响,水泥产量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产量创15年最低值。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6.59亿吨,同比下降4%,其中5月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8.1%。水泥市场延续弱势运行趋
在办公室里遥控整个工地、在施工现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与建筑业融合,传统建筑业逐步实现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尤其今年以来,在政策赋能下,建筑业与数智技术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加快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应用。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建筑业融合?智能建造提速,还需迈过几道坎?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数字平台成“得力干将”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下称“要点”)。其中提出,健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抓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高质量编制“十五五”两化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发布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此次要点包含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两化融合协同发展生态五方面17项内容。其中在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方面,提出加大
从外观的工业设计到内里的智能化水平,从中式美学的国潮风尚到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我国制造业在“内外兼修”中加快转型升级,呈现出向智向绿向高端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新动能、迸发新活力。一枚车标蕴藏的“制造力”一枚小车标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大文章”?在我国制造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当下,车标并非仅仅是品牌标识,实则是技术实力、生产精度、设计能力等的综合载体,是“制造力”的体现。日前在京举行的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活动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分别在上海、北京等地调研人工智能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赋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上海,李乐成先后来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中国一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地,详细了解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
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健全清单化管理机制、常态化推进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破解堵点难点,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扩围增效,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小切口、硬
7月8日—11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四指导组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联合调研组,围绕“强担当、抓落实、提质效”专项工作,先后赴上海市和江苏省苏州市、南京理工大学,采取重点抽查、督促指导、现场办公等方式,专题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发展、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等方面问题集中整治情况,跟踪了解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效,对下一步抓好整改整治提出要求,以点带面推动解决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把为企业解决难题、取得标志性工作成果、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 数据显示,6月份主要行业出厂价格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环比上涨2.6%,同比下降12.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13.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6.1%;化学纤维制造业环比微增0.1%,同比下降7.7
由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企业参与出资设立的数智建材研究院创新研发的“晓妙”产业大模型近日首次向公众亮相。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数智建材研究院董事长薛忠民介绍,“晓妙”产业大模型以水泥板块为“试验田”,突破时序数据与工业机理融合、多模态场景协同及决策容错三大核心技术,水泥配料模型已在集团66家水泥企业实现批量化应用,并拓展至新材料、能源、食品制造等多产业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吨水泥配料成本降低1%以上,助力天山材料等企业显著降本增效。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应用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十一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广州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强化政策合力,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年以来,山东、海南、上海、天津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支持当地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地方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行动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系统梳理了各产业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共性计量技术、主要攻关方向和建设目标,着力解决从前沿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计量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计量根基。《行动方案》明确,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