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发布,将于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条例》是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制度升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认为,这将提升中小企业账款回款效率,缓解部分企业现金流困难。同时,通过“刚性约束+市场重构+维权赋能”的组合拳,规范账款支付行为,将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从单纯的“要账难”治理升级为市场化信用机制建设。据介绍,现行《条例》自2020年9月1日实施以来,对依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切实维护中小
数字产业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深挖数字产业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发挥数字产业的融合赋能作用,还将释放更强动能。数字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数字产业是提供与数字技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主要涵盖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通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四大行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支撑。在我国经济承压时,数字产业依然显示出较强的产业韧性与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做好《实施方案》贯彻实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铝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铝产业是第一大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我国铝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一是产业规模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张晓洁、张辛欣)记者1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面回升向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较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消费电子市场全面回暖,拉动我国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同比增长7.8%、2.7%和4.6%。在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兴业务拉动下,软件业完成业务收入13.7万
2025年开年,深度求索(DeepSeek)掀起“科技风暴”,成为热议高频词。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工智能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行业面貌加快焕新。驱动行业数智化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场景,今年以来,凭借类人形态与AI驱动的通用性,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在湖北,一款名为“远游”的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内正式量产下线。作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之一,武汉大学副教授李淼告诉记者,这款人形机器人通过先商用、后工业、最终进入家庭的顺序,构建起
在高端装备智能化生产的征程中,虽然成果丰硕,但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企业与科研人员正不断探索突破之道,推动行业持续前行。高端装备生产制造属于典型的离散制造模式,产品品类繁多、结构复杂,这对智能化改造提出了极高要求。其中,定制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高端装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这些产品往往根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高度定制,每个产品规格可能大相径庭。企业通常借助协作机器人、自动导向车等手段来实现产线的动态调整,但在大件柔性化生产方面,仍难以取得
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正日益成为高端装备智能化生产的核心载体,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格局。它不仅具备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类别来看,智能制造装备可分为通用与专用两大类。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涵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工业控制装备以及智能物流装备等。这些装备犹如制造业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基础支撑。例如,数控机床通过数字化控制技
2024 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成绩斐然,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新质突破,智能制造能级显著提升,为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树立了新标杆。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国产自研的首台 300 兆瓦级 F 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实现总装下线,并完成首次点火两大里程碑节点。这款燃气轮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产品,其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 F 级重型燃气轮机旗鼓相当,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技术上达到新高度,打破了国外
千米低空,机遇无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日印发,在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方面,要求“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如今,低空经济的成果已开始“飞”近百姓身边。在湖北武汉,短途出行可乘坐“空中巴士”;在广东深圳,点的外卖可由无人机投递;在福建泉州,下单的脐橙搭乘无人机“飞”出果园……得益于政策端、产业端、创新端的良性互动,低空消费迸发蓬勃生机。最近公布
微风轻拂,矗立的风电机组悠然转动,送出源源绿电。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如何生产制造出来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叶片,其生产长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体积大、重量大、表面曲面复杂,往往要依靠大量人工完成铺层、灌注、打磨、喷漆等工序。如今,走进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全智能辅助定位技术帮助塑造叶片主梁,形成叶片“脊椎”;规模化集中灌注技术,实现树脂材料进、存、用全流程自动化,打造叶片“肌肉”;机器人配合激光引导技术,自动完成叶片表面打磨、喷漆工作,完善叶片“皮肤”…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其中,通用设备、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三个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5%、12%和12%,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看产量,前两个月,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8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占比72.1%,再创新高。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汽车产销热度延续,前两个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实施,带动发电设备、工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贵金属在饰品、汽车以及光伏行业中广泛应用,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需求将驱动我国贵金属下游需求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相关品类中期的价格运行形成利好因素。黄金饰品消费升级2024年以来,受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影响,国际金价表现强势。2024年3月1日—2025年3月10日,COMEX黄金价格上涨40.81%,至2893.3美元/盎司,沪金价格
今年以来,各地钢铁企业加快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目前,已有超八成的钢铁企业建设起智能集控中心或开展大模型应用,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在内蒙古的这家钢铁企业智能化集控中心,记者看到屏幕上正实时显示出百米钢轨的生产全链路数据。同时,通过AI算法分析工艺参数,实现冷却路径智能规划和探伤任务自动分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共有171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占粗钢产能70%以上,累计投资已超过2000亿元。建成或完善1867个节能项目,
坚持“反内卷”、强化行业自律,是水泥行业效益提升的保障。“反内卷”需大型水泥企业有责任担当,带头维护行业生态,既不盲目扩产,也不肆意抢夺市场份额。水泥业强化行业自律,主要抓手是坚持常态化错峰生产。水泥作为传统产业,要提高效益还需建立稳定成熟的价格体系,这远比抢夺市场份额重要。今年水泥行业的首要工作是全力推动行业效益稳增长。1月至2月,全国水泥平均出货率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恢复较弱。为实现稳步提效目标,水泥行业仍需依靠淘汰落后产能、推行错峰生产等手段,抑制产能过剩。坚
在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对与会海内外嘉宾表示,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将从5方面发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应对气候变化迈上新台阶。郭芳表示,受多因素影响,主要经济体绿色低碳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中国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近日表示,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切实夯实数据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系统增强低碳竞争能力。姜维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2025 (第十六届) 钢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出上述表述。随着绿色供应链要求不断升级,低碳钢需求逐步增加,钢铁产品低碳发展动力强劲。同时,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进一步显现,出口成本压力加大,企业亟需从低碳技术突破、全链条低碳转型等多方面破局、重构国际竞争力。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