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形成3800亩新兴工业园区

    “龙湖开展‘工改工’意义重大,也势在必行。”近日,汕头市龙湖区召开“工改工”推进会,龙湖区委书记蔡向鸿表示,开展“工改工”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于龙湖产业能否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场推进会,正是龙湖区下定决心推进“工改工”发出的响亮号角。当前,汕头市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明确“工改工”没有退路。作为经济特区发祥地和汕头中心城区,龙湖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以“2022年实施1000亩以上‘工改工’项目,5年内全区形成3

    658次 0条 2022-03-22
  • 工业园区街道紧扣“三个点”服务企业促发展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霍尔果斯市工业园区街道深刻领会活动内涵,围绕“实”字下功夫,从企业角度出发,实现精准对接,重点发力打通企业痛点、堵点问题,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做大经济“蛋糕”,扩大企业“朋友圈”。关怀“多一点”,行动有温度。针对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情况,街道党工委成立“移动工作室”,安排专人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为其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咨询引导、政策宣传、诉求解决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还挑选沟通能力强、政治素质

    578次 0条 2022-03-21
  • 伽师县工业园区专项招聘会进乡镇

    近日,伽师县工业园区的12家招聘企业先后在江巴孜乡和夏普吐勒镇开展专项就业招聘会。招聘会上,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们有序入场就座,应聘和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各招聘企业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求职者讲解本单位的岗位、待遇、福利等情况,并安排专人做好招聘宣传和信息登记。“今天招聘会的求职者非常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企业的用工需求,本地人才的稳定性对企业的发展也更有保障。”伽师县通鑫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林国表示。本次招聘会用工企业共提供岗位950个,进场求职应聘900人,现场报名278

    658次 0条 2022-03-21
  • 轮台县召开轮台工业园区油服企业座谈会

    3月18日,轮台县委书记、轮台工业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刘国强一行深入轮台工业园区召开油服企业座谈会,就如何推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共商共议,倾听企业声音,共商发展良策。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勇,副县长、轮台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胡寿永,副县长闫文新、柴立山及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上,刘国强同志与红桥石油服务区的38家企业逐一进行交谈,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困难诉求,边听边记,要求园区和分管经济相关领导要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尽量

    452次 0条 2022-03-21
  • 晶科能源: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南川工业园区内规划投资建设30GW单晶拉棒光伏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晶科能源: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南川工业园区内规划投资建设30GW单晶拉棒光伏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454次 0条 2022-03-18
  • 利用废弃果树枝给工业园区供热

    本报讯废弃果树枝露天焚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陕西省咸阳市政府多次出台禁烧规定,但仍有个别农户“一烧了之”,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田间“游击战”持续上演。农业废弃果树枝焚烧一直是困扰一些地方大气治理的难题,为此,咸阳市转变理念,不断拓宽废弃果树枝利用渠道,将被动禁烧转化成主动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双赢”。近年来,咸阳三原县依托清河食品工业园区招引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入驻,将废弃果树枝、农余柴草等废弃物回收后进行气化、燃烧,给工业园的企业供热,切实保护生态

    428次 0条 2022-03-17
  • 农工党中央:优化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治理

    近年来,长江沿江化工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长江水体质量大幅提升,生态系统修复加速,但工业园区的绝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较大。为此,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园区节能减排约束与激励机制。二是加速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区域工业绿色生态链,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四是提升园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体系建设。

  • 优化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治理

    近年来,长江沿江化工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长江水体质量大幅提升,生态系统修复加速,但工业园区的绝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较大。为此,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园区节能减排约束与激励机制。二是加速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区域工业绿色生态链,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四是提升园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