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制造理念深入人心,环保举措重塑产业格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觉醒与升温,绿色制造当之无愧地成为制造业迈向未来的关键 “指南针”,贯穿从原材料源头采购到产品末端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各环节都紧密围绕环保理念精耕细作。以某家喻户晓的知名家电制造商为例,在生产车间的屋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板熠熠生辉,它们承载着企业对清洁能源的追求,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了相当比例的生产用电需求,为节能减排立下汗马功劳。而在涂装这一关键工艺环节,水性涂料取代传统溶剂型涂料,大幅削减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降幅高达 80%,让车间空气愈

    396次 0条 2025-01-09
  • 个性化需求潮涌 中小企业如何加“数”跑

    洞察消费市场趋势,帮助工厂快速捕获市场新商机、精准开发新品;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大模型等技术,提供“个性化印制”等服务,实现72小时定制履约;沉淀行业生产技术链路,围绕工艺单元匹配产能产线,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构建专业化的定制类目,推进实现非标品“规格类”定制;提供“小快轻准”、产销互联的柔性供应网络服务,实现从“找产品”到“找产能”“找服务”的业务拓展……随着消费生活和数字经济密切关联,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多样化、个性化演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逐渐成为消费品生产企业比

    413次 0条 2025-01-09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部署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引》提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在数据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自由流动的流通利用设施,形成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在算力底座方面,构建多元异构、

    449次 0条 2025-01-09
  • 汇通海量数据 惠及千行百业 慧见数字未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提出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基本格局,总体实现“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美好愿景。什么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为什么要建设,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什么?1月6日,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近年

    615次 0条 2025-01-09
  • 5G到来,中小型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才能向智能生产转型?

    广告
  • 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动能加快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向纵深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等国家层面推动制造业

    334次 0条 2025-01-09
  • 能源材料市场:多品种价格呈现不同走势

    近期,能源材料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不同品种因其各自的供需、政策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价格变化趋势。部分品种价格走势碳酸锂:2025 年碳酸锂价格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回升。24H2 锂价磨底震荡,行业出清趋势明确,众多高成本项目减停产。25 年总供给预计 155 万吨 LCE,同比增长 18%,但行业存在补库空间,实际增速有望近 30%,供给过剩收窄,锂价中枢有望回归 8 - 8.5 万元。不过,根据当前开发项目规划,26 - 27 年可能仍存在供给过剩情况,供需格

    616次 0条 2025-01-08
  • 多方发力,共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阶段

    近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一系列政策与实践成果展现出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系统化的实施框架。《指南》从制定转型规划、组织落地实施、开展成效评估、推进迭代优化 4 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路径,旨在充分激发制造业企业自身转型动能,系统性、渐进式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地方层面,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

    548次 0条 2025-01-08
  • 农业行业:现状、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

    近年来,我国农业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助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传感器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种植、养殖和收割,农用无人机在植保、投饲、运输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绿色、安全方向转型,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受到更多关注,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同时,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

    543次 0条 2025-01-08
  • 木材市场价格走势:今日动态与未来展望

    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今日木材价格呈现出不同的走势特点。从期货市场来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木材期货 - 2025 年 1 月合约(LXRc1)价格为 545.50 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3.00 美元,涨幅为 0.55%。当日交易幅度在 545.50 美元至 556.00 美元之间。在现货市场方面,不同地区和品种的木材价格也有不同表现:辐射松原木:山东 3.9 米中 A 辐射松原木现货价格为 800 元 / 方,较前几日有所上涨;江苏 4 米中 A 辐射松原木现货价格为 81

    579次 0条 2025-01-08
  •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46万家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稳步推进。在北京等一些城市的河道里,水面上漂浮着这样的“小圆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款利用量子点光谱传感器技术生产的智能水质监测设备。把它放入河道,实时水质参数就能传回后台,一旦发现异常,就能立即预警,过去人工排查需要几天才能找到的污染源头,现在依靠这样的数字化监测系统只需要几小时。而这个产品就出自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像这样在专

    218次 0条 2025-01-08
  • 点亮制造业数字转型“灯塔”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连续2个月处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达到52.4%和50.8%,较上月均有显著上升。这一积极变化的背后,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赋能功不可没。其犹如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将生产端与市场端紧密相连,通过实时数据传输、精准生产调度以及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手段,极大增强了企业对市场波动的敏锐感知与快速响应能力,有效促进了生产与需求精准对接及良性循环,为制造业持续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产业布局方面

    462次 0条 2025-01-08
  • 2025 年制造业五大趋势

    趋势1:感知和预见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一直是智能自动化的先行者,而未来,它将变得更加聪明。到 2025 年,数字化转型将赋予工厂“感知”和“预见”的能力,让它们像一个敏锐的“侦察兵”,能快速察觉市场需求的变化并灵活调整。例如,通过“预测性维护”技术,工厂可以在问题还没发生前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前评估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像提前治愈疾病,而不是等到病情加重才手忙脚乱地处理。数据显示,未来十年,工厂的自动化水平预计将从 69% 提高到 79%。但自动化不仅仅是机器人多了几台

    273次 0条 2025-01-08
  • 制造强国报告:中国2024年首次实现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覆盖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12月30日在北京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中国2024年国家级集群规模达到80家,首次实现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全覆盖。这份最新发布的专业报告指出,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因素挑战,中国制造业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居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202

    455次 0条 2025-01-08
  • 数字浪潮重塑制造业:企业踏上转型腾飞新征程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制造业的每一个毛孔,成为驱动企业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上演。走进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先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曾经传统的生产车间如今已焕然一新。过去,生产线上工人忙碌于重复性的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产品质量还参差不齐,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次品,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如今,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升级。传感器遍布各个关键环节,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生产工艺参数以及产品质量信

    512次 0条 2025-01-08
  • 全面发力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突破口。各地政府、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全方位、深层次地投入到这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之中,力求在数字化浪潮中抢占先机。在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码扶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鼓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发改委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每年投入数百亿元,精准投向那些致力于数字化改造的制造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数字技术设备、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等项目,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激发创新活力。工信部联合

    669次 0条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