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 2025 年 1 月,钢材市场陷入了一场供需与心态交织的胶着 “战局”。价格维度呈现出微妙的波动景象,螺纹钢价格走势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后的涟漪,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也持续泛起微小的波澜,始终难现明晰的单边涨跌态势。多方因素如同看不见的手,左右着价格的天平,其中供需关系的制衡以及贸易商们瞬息万变的心态,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砝码。供应端,各大钢厂在年初纷纷按下生产 “加速键”,机器的轰鸣声渐次响亮,发货量相较上月明显提升,市场到货节奏趋于平稳。然而,钢厂库存数据却悄然发生变
近期,钢材市场走势备受关注。据最新消息,1 月以来钢材市场呈现出复杂的价格走势和供需格局。从价格方面来看,截至 1 月 20 日,螺纹期货价格为 3350 元 / 吨,较前一日涨跌额为 5,涨跌幅 0.15%。1 月 18 日,钢材期货市场主要品种曾呈现五连涨趋势,其中螺纹钢和热卷价格本周上涨约 170 元,达到近一个月新高。但在现货市场上,螺纹钢价格波动不定,波动幅度在 - 30 至 20 元 / 吨间。1 月 20 日建筑钢材华北市场上,华北地区螺纹钢上期收盘价格为 32
2024 年中国经济数据里的 “稳” 中有 “进”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稳” 的表现经济增长平稳:2024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 130 万亿元,达到 1349084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0%。分季度看,各季度增长较为平稳,一季度增长 5.3%,二季度增长 4.7%,三季度增长 4.6%,四季度增长 5.4%。生产行业稳定农业: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3.7%。工业: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
1月17日,工信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应急通信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空天地海一体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极端条件适用装备有效供给,应急通信特色服务持续拓展。应急通信供需对接清晰顺畅,部门间衔接协同更加高效,电信企业应急管理改革加快推进。灾害易发地区通信网络覆盖水平显著提升,通信网络抗毁韧性切实增强,公网专网协同格局基本形成。指挥预警智能高效,队伍力量体系健全有力,跨区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层保底通信能力
2024年12月20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薛城镇塔子村5G移动基站建成开通,意味着四川2.6万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5G”。这是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的一个缩影。2025年是电信普遍服务实施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2015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
2024年,我国5G商用迎来五周年。五载奋进,我国5G在变局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5年,5G“下半场”大幕开启。面对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我国5G将通过全方位的升级实现整体水平跨越式提升,带动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实数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政策升级,跨部门协同推动5G走深走实。岁末年初,一系列推动5G发展的政策频频落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家具制造业提升竞争力、优化生产流程、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关键路径。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和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家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启示。一、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构建企业的数字化平台。这包括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家具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尽管数字化转型被视为提升竞争力、优化生产流程、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关键路径,家具制造业在推进这一进程时却遇到了诸多难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家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难点,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启示。一、产品链长且品类繁多家具制造业的产品链相对较长,从原材料采购、设计、生产到销售和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同时,家具品类繁多,既有标准化产品,也有大量非标准化定制产品,这进一步
中国制造的 “向新力”含义:指中国制造在追求创新、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趋势,推动着中国制造不断从传统模式向新质生产力转变。体现科技创新成果涌现:从 “奋斗者” 号万米深潜到国产大型邮轮出海远航,从 C929 签约全球首家用户到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 “京华号” 投入使用,以及量子通信、载人深潜、射电望远镜等成果,彰显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和前沿科技领域的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如阳光电源 2024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 14.86 亿元,同比增长超 40%,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正加速推进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10月份,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积极变化,无疑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回升向好,稳健前行,经济增长速度稳中有升,结构不断优化。从装备制造业到高技术制造业,中国制造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11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连续三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8.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投资17906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325767亿元,下降1.1%。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0.5%,制造业投资增长9.2%,电力、热力、燃气及
2024 年我国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具体情况如下:总体增长情况年度整体增长4: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8%。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7%。12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2%,环比增长 0.64%。季度表现稳定1: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0%,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 6.1%、5.9%。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较去年同期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行业增长情况多数行业实现
中国的能源转型,需要一个从提高传统能源效率到新能源替代主导的进化过程。从工业领域看,中国城市碳排放的结构仍然是生产型为主导,即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发电、制造业等工业部门。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
制造业重要,高科技也重要,但把过多的资源投向制造业和高科技,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因为资源就这么多,制造业多一点,其它产业就会少一点。虽然我国有全球最大、最全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占全球比重高达30%,但制造业金额只有39万亿元,只占我国GDP26.2%,高技术制造业只占制造业15%。但这些年每年投向制造业的资金高达20万亿左右。以2023年为例,制造业固定投资超过了16万亿,如果算上研发资金,将会超过20万亿。而2023年农业仅仅投资了1万亿,但农业增加值
为推动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引导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鼓励跨国企业合作:鼓励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平台、生产基地,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合作。提升国内企业国际化水平:推动国内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引导企业通过海外投资设厂、技术授权等方式,因地制宜加强与海外企业的合作。搭建中小企业合作平台:借助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平台,引导中外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大市场。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美誉度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