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加强系统创新 推动智能算力的体系化升级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算力对推动科技进步、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据信通院测算,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规模为1397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我国计算设备算力规模达到435EFlops,全球占比三分之一,增速近50%。得益于算力规模的高增长,全球计算产业同样保持稳步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计算产业的发展既有技术革命带来的驱动力,也有鼓励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等相关政策牵引,从顶层规划、设施建设、产业发

    627次 0条 2024-11-22
  • “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11月19日在武汉市开幕。记者获悉,“5G+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规模应用正持续推进,目前“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有力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形成新阶段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出台“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同时将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分行业分领域推进5G工厂建设,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

    5g
    461次 0条 2024-11-22
  • 没有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就没有新一代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院长周济发表了题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周济说,制造业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以及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周济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

    581次 0条 2024-11-22
  • 新兴市场对建材行业拉动作用提升 绿色建材认证企业超5300家

    记者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获悉:我国绿色建材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建材产品营业收入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绿色建材认证企业已超过5300家,认证产品突破1.2万个。与2020年相比,2023年建材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3%,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阎晓峰介绍,建材行业增长驱动力正在调整,工业消费、居民终端消费等新兴市场对建材行业拉动作用不断提升。以装饰装修领域为代表的居民终端消费近几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9个月增长6.8%。光伏玻璃、新能源汽车等新兴

    356次 0条 2024-11-22
  • 5G到来,中小型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才能向智能生产转型?

    广告
  • 转型金融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保机构绿色和平联合发布报告《转型金融助力高碳排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钢铁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现状和问题,总结该行业在转型金融进程中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出完善我国转型金融的政策建议,为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以及推动其在其他领域和行业进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转型金融指为支持适应重大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推动高排放高污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项目和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出台钢铁

    304次 0条 2024-11-2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规: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简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原20%提升至30%。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

    679次 0条 2024-11-22
  • 人工智能驱动汽车业加速奔跑

    11月7日,小鹏P7+上市,这是全球首款AI汽车。当晚24时,斩获3万多个订单,服务器一度被“挤爆”。“当前,汽车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甚至出现了变化叠加的特征,过去的变化还没有完成,新的变革又已开始。这种叠加发展成了汽车产业的新常态,整个汽车产业变革进入新竞争格局,而最新的驱动因素就是人工智能。”在前不久举办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AI重塑全产业链价值“从今年开始,小鹏汽车已明确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即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汽车公司

    531次 0条 2024-11-22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有哪些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多样: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为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光照充足:云南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长,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水资源丰富:云南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水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丰富的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丰

    493次 0条 2024-11-21
  • 向新向绿向优——解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10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向新向绿向优——解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报道。全国每10枝鲜切花,有7枝来自云南;在普洱、保山等地的咖啡种植园里,枝头挂满果实,目前云南咖啡总产量14.6万吨,占全国的98.7%……近年来,云南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新”“特”“绿”上做文章,创新系列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绘就高原特色农业的时代图景。产业多样多彩清晨,在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的景都花卉种植基地,花农李施存和妻子韩美仙走进花田采收白玫瑰。

    368次 0条 2024-11-21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绽放绿色高效新篇章

    近年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云南凭借其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多样的地貌,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绘就了一幅高原特色农业的时代图景。2023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数据显示,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95万亩,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鲜切花产量高达189.7亿枝,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200亿元。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就有7枝来自云南。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

    451次 0条 2024-11-21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发展如何?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产业发展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创新努力,已经形成了多个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以下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1. 主要产业领域茶叶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云南是全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2023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700万亩,产量48万吨。品牌建设:云南普洱茶、滇红茶等品牌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云南花卉种植面

    240次 0条 2024-11-21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还在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创新努力。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前景的分析:1. 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地理气候条件低纬度高原: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光热、生物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特有物种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绿色生态:云南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水质等自然条件优越,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供了有

    314次 0条 2024-11-21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向新向绿向优,绘就时代图景

    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农业。近年来,云南省以“新”“特”“绿”为主线,深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花卉到牛油果,从茶叶到蓝莓,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正以其独特的优势,绘就一幅幅美丽的时代图景。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是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全省拥有195万亩花卉种植面积,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鲜切花产量达189.7亿枝,全产业链产值超

    490次 0条 2024-11-21
  • 昆明市民族药品制品制造:数转智改,迈向高质量发展

    昆明市,这座拥有丰富民族文化和生物资源的城市,正在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创新精神,引领民族药品制品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药品制品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简称“数转智改”),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该行业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跨越。政策引领,激发创新活力2023年底,昆明市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并成立了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行动方案》,明确了

    428次 0条 2024-11-21
  • 昆明市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美丽春城绿意浓 碧水青山入画来

    绿色,是春城的底色,也是昆明人精心守护的亮色。近年来,昆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十大专项攻坚战,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从高山草甸到滇池湖滨,从千年铜都到盘江之源……区域的“含绿量”逐步成为产业进阶的“含金量”,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一幅绿美春城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守护蓝天白云城市名片蓝天白云不仅是昆明市民朋友圈的标配背景图,也是游客打卡的热门景

    373次 0条 2024-11-21
  • 携手互联若比邻 共筑互通繁荣路

    山海不远,和则同心。2024年11月19日,昆明对外开放历史中又一里程碑——由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共同发起建立的中老铁路城市联盟,在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成立。这是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开通仪式上“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的殷切嘱托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具体举措,也是继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昆明国际友城教育合作联盟、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建立后,昆明携手中老铁路沿

    396次 0条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