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突破网络瓶颈 效能提升立竿见影 天津联通“健壮传输小组”喜获通信行业国优QC成果一等奖

    在近日结束的2025年全国信息通信行业优秀QC成果发布会上,天津联通“健壮传输QC小组”从105个顶尖小组中脱颖而出,喜获全国信息通信行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天津联通云网运营中心“健壮传输QC”小组,以敢啃硬骨头的韧劲和锐意创新的智慧,成功研制出政企业务接入层网络资源供给新方法,一举打破效率与精准性的双重桎梏,为行业树立了攻坚克难的标杆。新方法带来的效能提升立竿见影。下游的数据制作、硬件施工、网络维护等工作,因获得了精准、及时的“资源蓝图”,快捷性和准确性实现质的飞跃,客户专

    664次 0条 2025-07-29
  • 让创新成果“金点子”变产业发展“金钥匙”——创新链、产业链共融共舞观察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累计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翻看中国经济“半年报”,这些指标印证着科技成果转化正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数据背后,是创新链、产业链共融共舞的生动实践。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时了解到,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一线企业积极作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金点子”变产业发展“金钥匙”。攻关重点技

    287次 0条 2025-07-29
  • 31地经济半年报出炉:韧性强、动能新、活力足

    地方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7日,我国有31个省份发布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各地加快经济动能转换、深挖内需潜力,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近期各地还召开了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分析形势并部署了下半年稳经济政策,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促进消费在内的增量措施有望出台,助力各地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大省挑大梁 经济增长显韧性纵观地方上半年经济数据,东部省份经济规模依然位居前列,同时中西部省份增速亮眼。从规模看,共有13个省份地区GDP

    553次 0条 2025-07-29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其中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工业文化。完善基础软件、工业

    676次 0条 2025-07-29
  • 5G到来,中小型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才能向智能生产转型?

    广告
  • ​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7月23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凝聚全球智慧、共促低碳转型”为主题,旨在与全球同行分享碳减排先进理念、技术路径与实践成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谋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未来。来自全球建筑材料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建材行业碳减排、碳中和之策,共同促进全球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畅谈前沿趋势 共享全球低碳智慧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阎晓

    248次 0条 2025-07-28
  • 绿色算力“算”出发展新机遇

    绿色算力的崛起,不仅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已稳居世界前列,绿色低碳特征日益凸显,算力设备迭代升级、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算用协同加快推进,算力总规模高速增长,正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算力行业绿色低碳特征凸显我国算力设备整体效能不断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发展特征显著,数据中心单机架耗电量持续降低,绿色算力已深度融入能源、制造、零售、交通、建筑等领域。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

    480次 0条 2025-07-28
  • 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焕新升级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举办以“新智产创,慧聚发展”为主题的大模型产业创新论坛。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王天广、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出席论坛。三峡大学校长黄艳及百余位政产学研用嘉宾,共同见证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焕新升级、中国移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研究中心成立。程建军表示,中国移动作为网信领域重点骨干企业,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依托,全面实施“AI+”行动计划,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以产业为本,从单点突破向链式创新融

    436次 0条 2025-07-28
  • 向“创”而行 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3.1%、36.2%、35.6%……翻开上半年工业经济成绩单,跃升的数据展现中国制造的韧性与活力。中国“小怪兽”LABUBU火爆全球、古法黄金錾刻出祥云吉祥纹样、新能源汽车颜色由用户手机一键定制直通工厂……盛夏7月,记者深入多地调研,感受着创意设计之“美”带来的智能制造之变。创意设计提升品牌价值手起锤下,由点及面、从直变曲,经工匠成千上万次的捶打,终成

    612次 0条 2025-07-28
  • 让创新成果“金点子”变产业发展“金钥匙”——创新链、产业链共融共舞观察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累计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翻看中国经济“半年报”,这些指标印证着科技成果转化正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数据背后,是创新链、产业链共融共舞的生动实践。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时了解到,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一线企业积极作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金点子”变产业发展“金钥匙”。攻关重点技

    421次 0条 2025-07-28
  • 化工业锚定高效安全环保发展

    合成纤维和染料的应用使衣服更耐用也更多样,农药和化肥提高了粮食产量,水泥、玻璃、涂料让房屋更结实更保暖更美观,汽油和橡胶是车辆运行的关键……2025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气候变化加速演进的影响下,能源革命、绿色发展成为全球社会共识,人们对化工产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成为化工业发展的方向。化工行业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发展蝶变?“大家都在思考未来的转型方向。一方面是新工艺、新装置的研发,另一方面则

    581次 0条 2025-07-25
  • 建材业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随着国家稳增长系列措施落地见效,今年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建材生产和市场需求保持稳定,部分产品产量增速回落,产品价格低位波动,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改善。专家表示,当前建材行业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内部发展要素亟待调整,迫切需要加快转型,主动创新求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扭亏为盈在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花园式工厂里,水泥用灰岩矿区一层层裸露的矿层如梯田般规整,周边是迎夏生长的茂密树林。矿石是生产水泥的原材料,江西上高南方水泥公司总经理王建波告诉记者,公司从源头入手

    492次 0条 2025-07-25
  • “以竹代塑”产业潜力大

    青山绵绵,竹海堆翠。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根根毛竹转瞬间变成几毫米见方的竹屑。这些竹屑将被送往山外,作为塑料的替代品,加工成精美的餐具。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白茆村。刘河镇党委书记陈虎告诉记者,白茆村“以竹代塑”原料加工,是镇政府去年从外地招商引进的绿色富民项目,6月30日刚刚投产。大别山深处的刘河镇是“以竹代塑”产业在全国蓬勃兴起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呢?替代塑料的理想选择传统塑料行业对非可再生资源依赖度高、能源消耗大,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社

    402次 0条 2025-07-25
  • 节能又增效 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当前,绿色低碳理念不仅贯穿于经济全领域、生产全过程,也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江苏,一座“会呼吸、能思考”的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建设智慧综管系统,集成中水回用、光伏发电、储能、余热利用、先进减排等技术,推动园区单位产值碳排放下降近六成。在山东,某港口研发的氢电拖轮投产后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吨,将大幅降低港口作业的碳排放,推动港口向着绿色、智能方向迈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

    668次 0条 2025-07-25
  • 事关产业转移,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这样发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将坚持全国“一盘棋”,在“精准”和“有序”上下功夫,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协同联动,因地制宜、因业施策、分类指导,不断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李乐成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上说,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事关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事关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步将深入落实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地方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引

    235次 0条 2025-07-25
  • 9.5%,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的背景下,我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模式正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科创实力稳步增强DeepSeek大模型火热出圈、智能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和马拉松赛场、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

    400次 0条 2025-07-25
  •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创新”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的一个关键密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特别是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各地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广袤市场,各类新成果、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活力中国发展图景正在徐徐铺展。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组在北京、广东、安徽等地调研发现,创新正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北京的科创高地到广东的创新引擎再到安徽的前沿

    562次 0条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