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0亿后县域经济如何继续挑大梁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20000亿后县域经济如何继续挑大梁开栏语2022年,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经济总量跨越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2万亿成为成都满弓待发的新起点。站上新台阶的成都,应该如何跑好下一程?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这一问题,成都日报在市两会期间推出“2万亿之后怎么干”系列报道,通过采访来自相关区域、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来看成都如何锚定更高质量发展目标跑好2万亿后的“下一棒”。成都经济规模跨越2万亿台阶,背后的基石是什么?市发改

    218次 0条 2023-02-21
  • 成都加速打造西部机器人产业高地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制造业机器人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成都加速打造西部机器人产业高地​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业界认为,这一政策的发布,意味着机器人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制造业机器人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在最新发布的《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机器

    222次 0条 2023-02-21
  • 农行上海市分行助力生物医药先导产业升级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为支持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实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研制基地项目发展,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联合多家银行召开银团会议,与各级各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为普实医疗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完成8.6亿元银团贷款项目签约并在近期实现了首笔6300万元投放。据悉,普实医疗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获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其所处行业领域是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

    544次 0条 2023-02-20
  • 东软集团拟在武汉投建科技产业园区将承载国内第三个研发基地

    东软集团(600718)2月20日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软武汉拟以约7-8亿元在武汉投资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并承载公司在国内的第三个研发基地,包括东软面向新型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医疗等产业研究机构,成为公司重要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的科研中心。回溯前情,2021年9月,东软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将在武汉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东软南方研发基地。这将是继沈阳、大连之后,东软在国内构建的第三个研发基地,是东软立足战略发展需要以及对行业市场

    418次 0条 2023-02-20
  • 5G到来,中小型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才能向智能生产转型?

    广告
  •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先手棋”

    转自:内蒙古日报  通过建立省级领导同志包联清欠工作机制、欠款集中企业账款挂牌督办、实施台账管理分类推进、开展已清偿账款“回头看”等措施,推动2022年无分歧账款全部完成清偿。在开展区域评估方面,在全区56个工业园区组织开展区域评估,从节能评价、水资源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等10个方面完成664个评估事项,实现了入园项目评估信息互认共享、免费使用,为企业节省前期费用约1.3亿元。在推动产融合作方面,2022年共向合作金融机构推荐融资企业需求清单6批次,560户企业成功办理贷款31

    284次 0条 2023-02-20
  • 做大优势产业强化“整零协同”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集群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翔)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前往合川区、大足区调研。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大优势产业,强化“整零协同”,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集群发展,为深入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新贡献。市领导江敦涛参加。胡衡华来到合川区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说,当前,我市正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要注重整车

    516次 0条 2023-02-20
  • 42家企业参会涵盖五大主导产业

    时报讯(记者 牛婧文)近日,高新区人社局在华苑科技园和渤龙湖科技园分别组织召开了四场企业产教融合招聘工作系列调研座谈会,邀请了华苑、渤龙湖、海洋及京津合作示范区四个片区的42家重点企业。参会企业的行业涵盖了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有信创产业的飞腾、紫光云、中科曙光,新经济服务业的云账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电科蓝天、力神电池、环智新能源、明阳风电,生物医药产业的药研院、盛实百草、合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波音新材料、凯发电气、中交轨道运营等。调研座谈会上,高新区人社局分管负责同志

    701次 0条 2023-02-20
  • “湘商回归”开启长沙经济腾飞新篇章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2023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新春座谈会暨项目签约活动举行,活动共签约项目38个,签约金额1012亿元。近百名海内外异地湖南长沙商会会长、湘籍企业家欢聚一堂,见证签约。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出席。    湘商是长沙的宝贵资源,是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春节前后,长沙抢抓湘商返乡机遇,开展各类“湘商回归”活动及走访春节回家的会长,迎来湘商投资热潮。    事实上,这是长沙市

    347次 0条 2023-02-20
  • 2022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呼和浩特2月19日讯  (记者 刘洋)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统计局获悉,2022年,呼和浩特市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全市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5%,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以单晶硅、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形成。2022年,呼和浩特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5.8%,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33.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

    587次 0条 2023-02-20
  • 以市场主体之“强”促经济发展之“进”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以市场主体之“强”促经济发展之“进”高质量发展,拼的是营商环境,靠的是市场主体。近年来,我省市场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市场发育不足,市场主体总量偏少、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占市场主体总数的比例较低,“四上”企业数量较少。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力争3年营商环境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的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

    341次 0条 2023-02-20
  • 【开好局起好步】省属企业生产经营实现首月“开门红”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14%

    【开好局 起好步】省属企业生产经营实现首月“开门红”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14%每日甘肃网兰州2月19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记者从省政府国资委获悉,今年1月份,省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9.67亿元,同比增长15.14%,实现利润总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首月“开门红”。省属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生产稳经营。1月份,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集团、窑煤集团、兰石集团、甘肃药业集团、甘肃科技集团、甘肃电气集团8户企业工业总产值增

    248次 0条 2023-02-20
  • 看好中国经济复苏欧佩克上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转自:千龙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月发布的月度报告提高了对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称本年度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达到1.0187亿桶/天,较去年增加232万桶/天,增幅约2.33%,较上月的预测数据高出10万桶/天,这也是欧佩克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上调该预期。中国经济复苏是石油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报告称,本年度石油需求增长的关键在于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以及其对中国、地区和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预计本年度中国的石油需求为1540万桶/天,较去年增加59万桶/天,高于上个月预测的

    589次 0条 2023-02-20
  • 中科曙光: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主业竞争力

    中科曙光(603019)02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1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指出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请问,中科曙光作为中科院旗下公司,掌握着国家自主可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使命,作为一个国企,在如今数字经济大背景和突破卡脖子下公司是否有更好的改革和发展使命?如何更好的利用好国资平台做大做强,中科曙光董秘:您好,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主业竞争力。

    412次 0条 2023-02-20
  • 海西:聚焦产业“四地”推进项目建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2月17日记者获悉,今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将聚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重点产业项目,按照“投资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工作机制,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强化项目服务,集中精力助推中信昆仑2万吨碳酸锂、盐湖4万吨锂盐、钾肥增产保供等重点项目建设。海西州将持续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围绕重大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优化、深化产业“链长制”等内容,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

    460次 0条 2023-02-20
  • 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评价组赴顺义调研

    转自:劳动午报本报讯(记者王路曼)近日,北京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评价组赴顺义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顺义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情况开展全面评价。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敬东带队调研。评价组一行先后实地走访了中北华宇党群服务中心、中北华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顺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听取了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经验做法。在座谈会上,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张晓峰介绍了顺义区五年来推进产业

    353次 0条 2023-02-20
  • “维权”灰色产业链!职业打假人被抓

    星报讯“唱双簧”“以假打假”……日前,王某、郑某、吴某芬等7人被马鞍山警方分别以涉嫌诈骗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前期,马鞍山市公安局楚江分局通过对一起以打假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深挖,成功破获系列诈骗案和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2021年12月底,马鞍山市花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称,一处施工工地使用的工程漆为假冒伪劣商品。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油漆确实存在问题。经调查询问后,一名自称李某的现场负责人承认这批油漆是其购买的,执法人员便对李某身份信息进

    221次 0条 2023-02-20